·

西
咏物
抒情
秋景
悲秋情感
怀古
思乡
写鸟

赏析

这首《浣溪沙·蝉》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词人刘永济所作,通过对蝉的描绘,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抒发。开篇“娇鬓移筝韵欲流”,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蝉的鸣声比作女子轻移筝弦时的韵律,生动地展现了蝉声的悦耳动听,同时也暗示了蝉的生命之短暂与美好。接着,“丝丝还诉故宫愁”一句,借蝉声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哀愁,仿佛蝉在诉说着往昔皇宫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引人深思。“泪珠万一尚能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感,暗示着即使蝉声中蕴含着无尽的悲伤,但仍有希望与力量去承受和接纳。接下来的“落照孤村催换世”,通过夕阳下的孤村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西风深樾与悲秋”一句,描绘了秋日里深林中西风吹过的情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暗喻着生命的衰败与终结。最后,“人间何苦蜕痕留”则是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感慨。整体而言,《浣溪沙·蝉》通过蝉这一自然界的生物,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历史、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