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诗
仲
秋
凉
气
肃
,
白
露
下
庭
柯
。
芳
兰
委
轻
飙
,
桂
树
行
复
华
。
俛
仰
时
节
至
,
生
意
迭
以
嘉
。
理
运
本
自
然
,
无
为
徒
咨
嗟
。
人
生
贵
有
道
,
富
贵
安
足
誇
。
膏
火
一
朝
尽
,
抚
膺
其
奈
何
。
秋景
咏物
桂花
抒情
惜时
哲理
写节
仲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仲秋时节的景象,通过白露、庭柯、芳兰、桂树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更替与生机。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首句“仲秋凉气肃”,点明季节与气候特点,肃穆的秋风带来一丝凉意。接着“白露下庭柯”描绘了露珠在树叶上凝结的景象,渲染出秋日清晨的静谧与清新。随后“芳兰委轻飙,桂树行复华”两句,对比了兰花在微风中委婉的姿态与桂树继续绽放的生机,展现了自然界中既有衰败也有繁盛的一面。“俛仰时节至,生意迭以嘉”意味着时光流转,万物生长与凋零交替,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接下来“理运本自然,无为徒咨嗟”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尊重,认为顺应自然才是最明智的态度,不应徒然叹息或违背自然法则。最后,“人生贵有道,富贵安足夸”强调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追求道德与智慧,而非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与荣耀。“膏火一朝尽,抚膺其奈何”则以比喻的手法,警示人们珍惜时间与机遇,因为一旦失去,便难以挽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思熟虑。
猜您喜欢
玉隆宗侯惠手刻印章诗以报之
明·苏升
西山爽气净嚣氛,中有高人玩白云。谢却浮情耽染翰,投来何物不超群。芙蓉照水供毫色,雁字排空入篆文。咫尺秋风丛桂在,但从诗句觅慇勤。
具区明月与傅吴令九月望夜泛胥口作
明·张元凯
泽国花成县,高秋桂作丛。具区千万顷,皓月一孤蓬。乍可留山简,仍堪迟庾公。渚光摇薄雾,波响逐回风。世界虚无里,人生泡影中。圆时非有相,明处尽皆空。云澹澄如练,星疏炯若瞳。峰.....
奉和悲秋应令诗
南北朝·萧悫
秋天拟文学,秋水擅庄蒙。草湿蒹葭露,波卷洞庭风。便坐翻桑叶,长坂歇兰丛。檐喧犹有燕,陂静未来鸿。蝉噪闻疑断,池清映似空。刘安悲落木,曹植叹征蓬。重明岂凝滞,无累在渊冲。随.....
月夜四首(其四)
元·善住
阴虫切切啼秋露,凉月娟娟照夕风。鸾凤几曾栖枳棘,鸱鸮多是占梧桐。人皆酤酒追陶令,我独栽莲学远公。堪笑当年槐国梦,黄粱未熟已成空。
山头石
宋·陆游
秋风万木霣,春雨百草生。造物初何心,时至自枯荣。惟有山头石,岁月浩莫测。不知四时运,常带太古色。老翁一生居此山,脚力欲尽犹跻攀。时时抚石三太息,安得此身如尔顽。
次韵和全玉九日同游清凉寺过高斋
宋·黄履
秋雁三山度,晨鸡五点号。节逢黄菊秀,庵陟白云高。共泛忘忧物,聊停好善旄。论心如淡水,得句胜连鳌。事简曹参市,民熙李耳牢。感辰资友露,乘暇集宾蒿。岭郁青牛气,潮翻白鹭涛。清.....
秋晓
清·爱新觉罗·弘历
晨光漾绮闼,露气含芳丛。语蛩学埘鸡,报曙秋壶中。枕簟切飒寒,衣袂流金风。晚卉斗其芬,似惜华冶容。青松挺百尺,岂伊众花同。安知荣与枯,落落拿虬龙。时咏七月篇,似抚五弦桐。甄.....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
宋·苏辙
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虎啸风吹籁,霜多蝉病瘖。兽骄从不避,人到记由今。未暇终身住,聊为半日吟。青松可绝食,黄叶不须衾。偶到初迷路,将还始觉深。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