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夕
遇
雨
访
石
堂
先
生
(
其
二
)
冀
亳
与
歧
山
,
一
际
五
百
年
。
洙
泗
岂
无
集
,
未
遇
时
运
偏
。
世
降
道
愈
悠
,
击
壤
呼
尧
天
。
怀古
抒情
哲理
写雨
地点
七夕节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初诗人熊鉌所作的《七夕遇雨访石堂先生(其二)》中的片段。虽然题目中提及了“七夕”和“石堂先生”,但提供的诗句并未直接关联这些内容,而是描绘了一个历史和哲学的场景。"冀亳与歧山,一际五百年",这两句似乎在追溯历史,将冀州(古代九州之一)和歧山(周文王得《易经》之地)相连,暗示着悠久的历史变迁。"一际五百年"强调了时间跨度之长。"洙泗岂无集,未遇时运偏",洙泗指孔子讲学的地方,这里暗指圣贤之道并未因时光流逝而消失,但可能因为时机不遇,未能得到广泛传播或受到应有的重视。"世降道愈悠,击壤呼尧天",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道义在世事变迁中逐渐淡出,人们呼唤古代理想盛世(如尧舜时代)的感慨。"击壤"源自《庄子》中的典故,形容百姓安乐,此处用来象征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道义传播和时代变迁的深沉思考。
熊鉌
114首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