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閒
居
竹
里
还
兼
卧
竹
楼
,
习
书
芭
叶
净
堪
收
。
云
来
窗
薄
浑
疑
雪
,
雨
散
幽
林
忽
似
秋
。
写景抒情
夏日写景
读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闲居于竹楼中的宁静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竹里还兼卧竹楼”,开篇即点明了居住环境——竹楼隐于竹林之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这里的“卧竹楼”不仅指实际的居住之所,也暗含着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次句“习书芭叶净堪收”,进一步描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以芭蕉叶为纸,练习书法的情景。芭蕉叶以其质地坚韧、表面光滑的特点,成为理想的书写材料,而“净堪收”则表达了书写时的纯净心境和对文字的珍视。接着,“云来窗薄浑疑雪”,描绘了窗外云雾缭绕的景象,透过薄薄的窗户,云雾仿佛化作了雪花,营造了一种虚幻而又清冷的意境。这一句通过视觉的错觉,巧妙地将夏季的云雾与冬季的雪花联系起来,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最后,“雨散幽林忽似秋”,则是对雨后林间景象的描绘。雨水洒落,使得原本静谧的森林瞬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秋天提前降临。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竹楼中独特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悠闲生活状态,以及其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猜您喜欢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郭圣与黄希声问候
宋·陈起
山有灵芽可点金,名医未遇若为寻。药房掩昼情多感,竹榻逢秋老不禁。座上遍将唐帖揭,架中闲取晋诗吟。病怀得此相料理,更接兰交问讯音。
夏日閒居
明·谢晋
未老先疏懒,间眠爱竹阴。石边床几净,风外芰荷深。嗜酒从家寠,攻诗带病吟。幽居邻古寺,长日有僧寻。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一)
清·刘绎
乡校新开事讲经,山中弦诵得同听。幸逢耆旧殷酬答,每仰先贤慕典型。四座文章增润色,三年草木动芳馨。喜君风雅谈心洽,重展吟笺眼倍青。
美少年继作
唐·唐五代小说中神仙鬼怪诗
乘鸾跨凤下昆崙,正值三星影入门。银烛高低攒宝帐,彩笺交互劝瑶尊。药灵许向人间说,《易》妙期于象外论。休忆当年陪孟德,绕梁争看酒杯翻。
吾与吟(其六)
明·顾允成
亦对青山亦著书,廓然顺意莫猜疑。无端并入庄生梦,蝴蝶原来便是台。
好事近(其四)
宋·程垓
急雨闹冰荷,销尽一襟烦暑。趁取晚凉幽会,近翠阴浓处。风梢危滴撼珠玑,洒面得新句。莫怪玉壶倾尽,待月明归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