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西
绿
西
抒情
励志
写景
怀古
友情
咏物
哲理

赏析

这首诗《行路难》是元末明初诗人黄哲为洪都义士杨安所作,以“行路难”为主题,表达了对杨安坚韧不拔、追求理想的赞美与敬佩。开篇“粤客慕远游,东来访仙洲”,描绘了杨安远游求道的形象,隐含着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接着“扶桑弄赤日,簸荡神鳌丘”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展现杨安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勇往直前,如同在赤日之下颠簸的神鳌丘,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天吴变现横蛟虬,狂澜欲济无轻舟”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险,比喻杨安面对的困难犹如横卧的蛟龙,难以轻易渡过。然而,“我心西悲安可极,九疑回望丹山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杨安的深切关怀与理解,即使心中悲伤,也始终关注着他的方向。“斑竹荒祠暮雨深,湘灵泪尽湘江碧”通过湘妃竹和湘江的典故,寄托了对杨安遭遇的同情与哀思,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坚韧与不屈。接下来“直欲排云窥九关,长风萧萧去不还”两句,展现了杨安追求理想、不畏艰难的决心,即使面对重重阻碍,也毫不退缩。“鼓刀击筑行路难,相逢杨子倾心肝”则通过与杨安的相遇,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随后“此公平生负奇气,对我高谈论经济”强调了杨安的独特气质和卓越才能,以及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与见解。“宫中圣人急徵贤,君材磊落终难弃”表达了对杨安才能的肯定与期待,希望他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而“平生耻作侯门宾,声华满座惊陈遵”则赞扬了杨安不慕权贵、坚持自我价值的高尚品质。“黄金结交重然诺,白首相知忘故新”体现了杨安与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无论时间如何变迁,这份情谊始终不变。最后“予亦高阳旧徒侣,怜君局蹐随风尘”表达了诗人与杨安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杨安处境的同情。整首诗以“行路难”为线索,不仅描绘了杨安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更展现了他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深情地表达了对杨安的敬仰与赞美,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

黄哲

76首
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后仍追治,被杀。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工诗,有《雪蓬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