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励志
记梦
抒情
佳节
赞颂
珍藏遗物

赏析

此诗《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十五)顾先生骧瑶》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祝廷华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以及对后辈的期许与关怀。首句“珍藏遗著卜灵蓍”,以卜筮之术比喻阅读和珍藏先贤著作,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尊重与传承。接着“终有刊时弗憾迟”一句,表明了对作品出版时间的宽容与理解,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耐心与坚持。“绳武未赓麟趾什,正襟那羡虎头痴”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先贤成就的追慕与对自身行为的自省。其中,“绳武”指继承前人的事业,“麟趾什”借指先贤的著作或事迹,“正襟”则表示端正态度,而“虎头痴”可能暗喻某种不端行为或轻浮态度,整体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与对不当行为的警醒。“善人食报由天锡,名士多穷不我欺”两句,强调了善行终将得到上天的奖赏,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应失去信心。这里蕴含了对道德价值的肯定与对人生困境的乐观态度。最后,“世有儿生花甲后,八旬犹见毓孙枝”描绘了一幅子孙满堂、家族兴旺的画面,寄托了对后辈健康成长、家族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长寿与家族延续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先贤的缅怀,也是对后世的寄语,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祝廷华

304首
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漫述
明·张乔
自怜孤韵不投时,懒学逢迎惹世嗤。笔墨有灵偏伴我,风花无力欲依谁。空宵卧病禅心进,幽梦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鸿与偕隐,百年宁负住山期。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清·郭伦伍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饮龙头镇
明·谢肃
马上见晨月,堠路行逶迤。遂入龙头憩,沙洲带蒲荷。榆柳荫华屋,正暑凉飙多。怡然逢故老,邀我还其家。大儿击燕筑,小儿閒齐歌。黍酒劝客饮,勿辞令颜酡。维㫺至正末,日夜忧干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