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韵
和
味
三
叔
祖
四
首
(
其
一
)
斯
文
将
丧
人
心
去
,
往
古
来
今
几
盛
衰
。
大
造
昏
昏
犹
未
醒
,
神
州
岌
岌
岂
能
支
。
横
流
思
挽
情
难
已
,
名
教
无
存
意
怅
而
。
最
近
军
书
警
风
鹤
,
联
翩
急
电
又
星
驰
。
怀古
抒情
写景
战争
思乡
四季
描述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时期诗人祝廷华所作的《以韵和味三叔祖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社会风气败坏的忧虑与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首句“斯文将丧人心去”,直指社会道德风尚的沦丧,暗示了人心的偏离与文化的衰落。接着,“往古来今几盛衰”一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展现了历史的更迭与文明的起伏,强调了历史的循环与变迁。“大造昏昏犹未醒”描绘出社会现状的混沌不明,人们尚未觉醒,未能认清现实的严峻。紧接着,“神州岌岌岂能支”则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危急状态,似乎在预示着国家的不稳定与可能的崩溃。“横流思挽情难已”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败坏的深切忧虑,以及试图改变现状但力不从心的情感。最后,“名教无存意怅而”点明了文化传统的缺失,以及由此带来的遗憾与痛心。尾句“最近军书警风鹤,联翩急电又星驰”描绘了战事频繁、信息传递迅速的紧张局势,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与忧虑,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与反思。
祝廷华
304首
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