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
民谣
悯农
励民

赏析

这首诗名为《悯农》,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咏所作。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关切和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首句“悠悠世事称无穷,千灵万象生虚空”描绘出一个繁复而又虚幻的世界,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感慨。接着,“活人性命由百谷,还须着意在耕农”强调了农业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以及农民辛勤劳作的必要性。“自有奸民逃禁律,农夫倍费耕田力”指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即一些不法之徒逃脱法律制裁,而勤劳的农民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去耕种。这种反差正映射了当时社会的不公。“青巾短褐皮肤乾,不避霜风与毒日”具体描绘了农民在恶劣天气中的艰苦劳作,体现出他们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紧接着,“暮即耕兮朝即耘,东坻南垄无闲人”则展示了农民从早到晚,不辞辛劳的工作场景。“春秋生成一百倍,天下三分二分贫”揭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这里,“春秋生成一百倍”可能是指农业生产力极高,而“天下三分二分贫”则反映出当时社会贫困人口众多,财富分布不均的情况。“天意昭昭怜下土,英贤比迹生寰宇”表达了诗人对上天的敬畏,以及希望有才德之士出现拯救世道。接着,“惩奸济美号长材,来救黎元暗中苦”则是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对于英贤人物能够救助民众、消除邪恶的期望。最后,“我闻悯农之要简而平,先销坐食防兼并。更禁贪官与豪吏,悯农之道方始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悯农”政策的理解,即认为应该简化农业税收,首先消除不劳而获的人群,以及限制那些贪婪的官员和豪强,以此来保护农民的利益。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农民与奸民、贫富差距等社会现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深刻关怀。

猜您喜欢

扬州民为杜亚诵(其一)
唐·佚名
膴膴原田,自今以始,岁其丰年。
满江红(其九)倦游初归顾庵绎堂处实既庭枉集草堂用顾庵原韵
明末清初·尤侗
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报有客,扁舟漾。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
中原民谣·造海船
宋·周麟之
造海船,海旁朴斲雷殷山。大船辟舰容万斛,小船飞鹘何翩翩。传闻潞县燕京北,木柹翻空浪头白。近年升作北通州,谓是背吭宜控扼。坐令斩木千山童,民间十室八九空。老者驾车辇输去,壮.....
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其二)
宋·杜柬之
古观久荒凉,寂然外人境。草木既蓁芜,风雨亦颓陨。我来一粪除,地净窗为冂。晨光散桐阴,夕照落柏影。置以六尺床,度此三伏永。终朝餍清凉,半夜或凄冷。客至共浮瓜,睡馀独煮茗。遥.....
延卿将之广东招同诸子集于其家次何氏山林十首(其二)
清·范当世
竟与红尘隔,村居事事清。秋田逢旅雁,春树息流莺。一姓多羊酒,千家足豆羹。闲时问耕敛,都吏不须行。
南迁途中作七首·溪翁
唐·吴融
饭稻羹菰晓复昏,碧滩声里长诸孙。应嗟独上涔阳客,排比椒浆奠楚魂。
丰农亭联
清·李彦章
载酒遍催耕,愿无忘两字丰农,为政先劳原自近;索绹仍合力,正难得一家和气,力田孝弟本同科。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其三)
宋·苏辙
菊叶萱芽初出土,冻齑冷面欲宜人。老人脾病难随汝,洗釜磨刀待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