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清慎轩
抒情
怀古
赞颂
生活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通过“清慎轩”这一隐逸之所,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首句“清慎轩中一事无”,点明了诗人所在之处的清静与简朴,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一事无”不仅指物质上的空无,更蕴含着精神上的超脱与淡泊。次句“午窗高枕似吾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午后的悠闲时光。在温暖的阳光下,诗人安然地躺在窗边,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只留下一片宁静与舒适。这里以“吾庐”自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享受。后两句“世人称意何须道,乃祖风流正不疏”,则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并不追求世人的赞誉或认可,因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对传统美德的传承。这里的“乃祖风流”,既是对先辈风范的敬仰,也是对自己行为准则的坚守。诗人认为,只要遵循着祖辈留下的高尚品德,便足以自足,无需外界的评价。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美德的坚持,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吕本中

1360首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