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山水
惜时
送别
此分名称为:
读书
山水
惜时
送别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赠王复入山读书》描绘了友人远离尘嚣,遁入山林求学的场景。首句“挟册厌时嚣”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厌倦,携带书籍进入宁静的山林,显示出对知识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岩栖延孙啸,壤室鸣卜琴”通过描绘岩穴居住、啸歌抚琴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隐逸生活。“流霞润清缃,飞溜助高吟”则以自然景物为伴,暗示了读书时的惬意与灵感激发。诗人寄寓着对友人的深深敬意和期望,“兰衷托隆古,萝尚谢兹今”,希望他在高山古道中能保持高尚情操,如同兰花般坚韧,不随世俗变迁。“頫仰千秋士,庶协丘中心”表达了对友人志向的认同,期待他能契合古代贤士的精神,追求内心的安宁。“芊眠屯崖雾,羃历出岫霖”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神秘与清新,寓意友人将在深山中积累智慧,如霖雨般滋润心灵。最后两句“窃用返招隐,冀子惠好音”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愿望,希望能从友人口中听到有益的教诲,共同探讨学问,避免陷入世俗的纷扰,保持隐士般的纯净友谊。“毋令三径合,言乖二仲寻”则提醒友人,要坚守隐居之道,言行一致,不违背隐士的初衷。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赞美了友人的选择,也寄托了自己的期许,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赠别诗。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