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题
龙
沙
草
堂
高
帝
歌
风
帐
宴
除
,
至
今
龙
护
子
侯
居
。
星
空
紫
剑
时
双
犯
,
雨
暮
朱
帘
宛
自
舒
。
地
僻
长
沙
旋
舞
袖
,
国
贫
鸿
宝
出
藏
书
。
灵
光
莫
问
王
文
考
,
八
斗
君
才
故
有
馀
。
写景抒情
咏史怀古
赞颂赞美
读书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奉题龙沙草堂》。诗中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才华与命运的深思。首联“高帝歌风帐宴除,至今龙护子侯居”,以高帝歌风帐宴的历史典故开篇,引出龙沙草堂的所在,暗示此处曾是英雄豪杰的栖息之地,如今依然守护着这份历史的荣光。颔联“星空紫剑时双犯,雨暮朱帘宛自舒”,通过星空下的紫剑和雨夜中的朱帘,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颈联“地僻长沙旋舞袖,国贫鸿宝出藏书”,将地点转向长沙,以“旋舞袖”和“藏书”描绘出一种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即使在偏远之地或国家贫困之时,文化的光芒依旧闪耀。尾联“灵光莫问王文考,八斗君才故有馀”,以“灵光”和“八斗君才”作为结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变幻无常的命运面前,真正的才华与智慧仍能留下不朽的印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人物才华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个人才情的自信,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唐·张九龄
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剪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广陵杂咏(其二)
清·吴山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郭圣与黄希声问候
宋·陈起
山有灵芽可点金,名医未遇若为寻。药房掩昼情多感,竹榻逢秋老不禁。座上遍将唐帖揭,架中闲取晋诗吟。病怀得此相料理,更接兰交问讯音。
苍颉台
唐·汪遵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夏日閒居
明·谢晋
未老先疏懒,间眠爱竹阴。石边床几净,风外芰荷深。嗜酒从家寠,攻诗带病吟。幽居邻古寺,长日有僧寻。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一)
清·刘绎
乡校新开事讲经,山中弦诵得同听。幸逢耆旧殷酬答,每仰先贤慕典型。四座文章增润色,三年草木动芳馨。喜君风雅谈心洽,重展吟笺眼倍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