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友情离别
思乡
情感
节日
秋节
地点
帝乡
赞美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王佥宪慎徵入贺还》。诗中描绘了王慎徵从京城归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复杂的心情和对过往经历的感慨。首联“闻尔輶轩出帝乡,焦峣新阙迥相望。”以“輶轩”代指王慎徵乘坐的轻车,暗示其身份尊贵,从京城出发,与新建成的高大宫殿遥相对望,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壮丽的场景。颔联“金盘可更名承露,玉辇将无御总章。”运用了“承露盘”和“玉辇”的典故,前者象征着帝王的恩泽,后者代表皇帝的出行。这两句表达了对王慎徵可能不再享受帝王恩泽和参与朝政的担忧,同时也暗含了对权力更迭的无奈和感慨。颈联“异日谏书三木下,何人揖客五侯傍。”“三木”指的是古代刑具,这里借指被贬谪或受罚;“五侯”则指显赫的权贵。这两句描述了王慎徵在不同境遇下的生活状态,无论是作为谏官时的直言进谏,还是被贬谪后的孤独与无奈,都体现了他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多舛。尾联“相逢信有多悲慨,愁对寒云正渺茫。”点明了诗人与王慎徵重逢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感慨,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面对寒冷的云雾,诗人似乎在表达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慎徵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映了明代社会政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命运、权力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日本绍明知客请赞
宋·释智愚
绍既明白,语不失宗。手头簸弄,金圈栗蓬。大唐国里无人会,又却乘流过海东。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到龙井寺(其四)
宋·郑清之
十里轻轩憩佛庐,梦身差记蝶蘧蘧。伊蒲巧作鱼虾样,矮笋新镵茧栗株。暂到欲陪僧夏静,等闲生怕俗尘污。计然老去翻多事,空挽西施向五湖。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