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自
解
郧
节
归
耕
无
事
屈
指
贵
游
申
文
外
之
好
者
得
十
人
次
第
咏
之
(
其
九
)
李
参
政
颐
俯
仰
天
地
间
,
有
才
不
易
真
。
李
侯
治
吴
兴
,
捭
阖
乃
如
神
。
秋
霜
有
时
抑
,
春
雨
靡
不
伸
。
酒
语
时
启
予
,
衰
魄
为
之
振
。
安
能
托
宇
下
,
朝
夕
庇
斯
人
。
抒情
赞颂
写才干
怀才不遇
秋日景物
酒友情感
友谊
赞人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余自解郧节归耕无事屈指贵游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咏之(其九)李参政颐》。诗中以“俯仰天地间,有才不易真”开篇,表达了对才华不易得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李侯治理吴兴的才能,以及秋霜与春雨的比喻,展现了李侯的智慧与灵活应变的能力。“酒语时启予,衰魄为之振”,诗人借饮酒时的对话,表达了对李侯才华的赞赏,认为他的言语能够激发人的精神,即使在衰败的状态下也能为之振奋。最后,“安能托宇下,朝夕庇斯人”,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李侯,与其共处,共同面对生活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侯才能的赞美和对与之相处的愿望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才华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