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月
槎
赠
张
鍊
师
六
帙
虚
隐
即
大
隐
,
羽
流
岂
凡
流
。
早
佩
玄
都
箓
,
晚
陪
松
子
游
。
步
虚
清
籁
夕
,
燕
坐
绛
河
秋
。
岁
岁
槎
来
去
,
如
侬
博
望
侯
。
山水田园
赞美咏物
送别
抒情
写秋
秋天的感慨
借月抒情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题月槎赠张鍊师六帙》。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与道士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虚隐即大隐”,点明了真正的隐士并非远离尘嚣,而是在内心深处寻求宁静与超脱。接着,“羽流岂凡流”强调了道士不同于世俗之人,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升华与解脱。诗人通过“早佩玄都箓,晚陪松子游”描绘了道士们在清晨佩戴符箓,傍晚则与仙人松子一同游玩的情景,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步虚清籁夕,燕坐绛河秋”进一步渲染了道士们在夜晚静心修行,秋天坐在绛河旁的宁静氛围,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平和。最后,“岁岁槎来去,如侬博望侯”以月槎(一种传说中的木筏)的往返比喻道士们的修行之路,如同汉代名将班超之子班固所著《汉书·西域传》中提到的“博望侯”一样,表达了对道士们不断探索、修行不息的精神追求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隐士与道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对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杨伯可
宋末元初·陆文圭
齐鲁多平原,江浙田高下。戢戢如鱼鳞,土籍谁主者。富人擅其利,失业悯孤寡。方今用周礼,天官出经野。古法虽可行,必得奉行者。杨君古循良,暨阳小民社。原隰遍咨询,辞色每宽假。经.....
矮斋杂咏·送行
宋·华岳
秋波春水照残霞,恨雨愁云亸髻鸦。飞上领襟随得去,妾身安得似杨花。
次韵毗陵吴寅夫见寄
元·陈旅
季子江海居,胜友园池赏。临水咏新诗,轻飙送流响。丹花阳林吐,绮翼幽竹上。云澜阻尘躅,离思徒浩漭。杪秋辞京邑,寒郭舣吴榜。宗兄念行役,旨酒劳鞅掌。承子共清悰,论文发豪爽。我.....
杨冢宰东归(其二)
明·葛昕
抗疏金门久息机,承恩今始遂初衣。庙廊共惜山公隐,海岱欣迎谢傅归。绿野堂开春正永,绥山兴剧梦应稀。閒身自许烟霞外,赤舄还期曳紫微。
秋圃诗(其三)
明·区大相
苜蓿先生馆,柴桑处士家。寒花娱晚节,老圃足生涯。露重青毡薄,簪轻皂帽斜。谁言官独冷,秋至让繁华。
送白处士游峨嵋
唐·齐己
闲身谁道是羁游,西指峨嵋碧顶头。琴鹤几程随客棹,风霜何处宿龙湫。寻僧石磴临天井,斸药秋崖倒瀑流。莫为寰瀛多事在,客星相逐不回休。
送李学正之易州为赋桃花崦
明·程本立
野性好林壑,胡为来市廛。岂无桃花崦,着我屋数椽。深深崦中花,万树春霞鲜。居民非避秦,鼓腹戴尧天。花间长儿孙,看花不计年。我欲往求之,路隔松萝烟。怅望小孤峰,玉立青娟娟。相.....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