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春
漠
漠
残
花
独
闭
门
,
斜
阳
偏
惹
泪
珠
痕
。
闺
人
莫
怨
秋
宵
永
,
春
日
何
曾
不
断
魂
。
春天写景抒情
闺怨情感
落花写景抒情
赏析
这首《晚春》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晚春时节的凄美画面。首句“漠漠残花独闭门”,以“漠漠”形容花落之景,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残花零落,独自掩门,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含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次句“斜阳偏惹泪珠痕”,斜阳映照,似乎有意地在主人公的眼泪上留下了痕迹,将夕阳的余晖与人物的情感巧妙融合,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伤。第三句“闺人莫怨秋宵永”,转而对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进行探讨,劝慰她不要因漫长的秋夜而感到怨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春日何曾不断魂”,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思春日的美好与短暂,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晚春时节独特情感体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