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西
赞美秋收
写景抒情
抒情赞美
写物
禾黍
颂神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汉郊祀歌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名为《西颢》。诗中描述了秋季收获的景象,以古代神话中的少皞(传说中的农业始祖)象征农事的进行。"西颢澄素"描绘了秋日天空的清澈,"万实坚强,秀颖内遒"赞美了庄稼结实饱满,生机勃勃。接下来的"芃芃禾黍,登我场圃"形象地展示了丰收的场景,"既徵既狝,克诘外侮"则表达了对丰收的庆祝和对外来威胁的抵御。诗人借用"敢假和仲",以和仲(古人祭祀时的乐官)之名,献上祭品如麻犬,祈求神灵庇佑,"柔迩能远"寓意着通过祭祀活动,不仅能够亲近神灵,还能得到远大的庇护。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以及对丰收的喜悦和祈福。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