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诸
功
臣
像
二
十
六
首
(
其
十
一
)
故
奉
天
靖
难
推
诚
宣
力
佐
理
武
臣
特
进
光
禄
大
夫
左
柱
国
太
师
英
国
公
定
兴
张
忠
烈
王
辅
河
间
建
王
略
,
中
道
乃
摧
折
。
令
子
实
继
之
,
神
武
绍
休
烈
。
已
悬
彻
侯
印
,
遂
秉
将
坛
钺
。
长
驱
扫
南
交
,
富
良
波
为
血
。
三
缚
叛
王
归
,
干
城
归
版
籍
。
首
发
吴
濞
谋
,
精
诚
昭
日
月
。
晚
辞
北
军
柄
,
遂
冠
坐
论
列
。
舆
尸
竖
子
哉
,
玉
石
同
兹
孽
。
历史
战争
赞颂功臣
壮志抒怀
赏析
此诗描绘了明朝功臣张辅的形象与事迹。张辅在历史上的角色复杂而多面,从军事才能到政治智慧,皆有显著表现。诗中首先提到张辅曾参与制定战略,但中途遭遇挫折,暗示其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接着赞扬其子继承父业,神武之气延续家族荣耀。张辅被赋予高官厚禄,包括“彻侯印”和“将坛钺”,显示出其在军事领域的显赫地位。他能够“长驱扫南交”,即南征平叛,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诗中还提到他以“富良波为血”的壮举,形容其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张辅不仅在军事上有所作为,在政治上也表现出色,能够“三缚叛王归”,稳定局势,恢复版图。他发起对吴濞的谋略,忠诚与诚意昭示日月,显示其坚定的政治立场。晚年,张辅辞去北军之权,却依然在朝堂上发表重要言论,显示其政治影响力。然而,诗中最后两句“舆尸竖子哉,玉石同兹孽”则表达了对某些行为的批判,可能暗指张辅晚年的一些决策或行为受到质疑,与前文对其英勇与智慧的赞美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咏史·毌丘俭
宋末元初·陈普
十万强兵无一人,义师翻得叛臣名。奇功一夜归人手,空使文鸯待到明。
薤露
魏晋·曹操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
挽习大成联
清·吴恭亨
何处考铭燕然封狼居胥雄图,知名遍城郭游牧诸国;少年效周方叔汉霍去病激战,褒死有旂常鼎彝千秋。
感事(其四)
清·顾炎武
尚录文侯命,深虞雒邑东。千秋悬国耻,一旦表军功。蹋鞠追名将,乘轩比上公。君王多倚托,先与赋彤弓。
季子庙
宋·袁默
巢由高风不可及,后世家邦皆子袭。东周不竞诸侯强,中原未许干戈戢。修盟歃血血未乾,稷草离离战鬼泣。阖庐释楚夫概奔,公子纠杀桓公入。兄弟之间宁固多,旦正衣冠暮成执。前规旧辙不.....
丙子正月二十三日纪事
宋·李光
风捲阴霾日月明,鲸鲵已戮海波平。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旧俗衣冠回左衽,新疆兵革偃长城。圣君若用当时将,一洗烟尘宇宙清。
经东湖公战地
清·周龙藻
昔年曾此结连营,万叠湖波怒未平。螳臂自难当辙奋,鹃魂应向绕枝鸣。楚人浪说怜三户,夏肄传闻少一成。今日经过重太息,西台余泪倍纵横。
江南曲三首(其二)
清·冯班
年光岁岁常如此,千烧万战台城圮。鸱尾尘埋三阁平,张孔销亡二周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