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公
自
留
都
督
学
转
北
奉
常
有
赠
教
铎
方
传
振
旧
京
,
容
台
忽
尔
傍
承
明
。
行
时
祖
帐
看
犹
绛
,
到
日
长
斋
羡
独
清
。
天
地
似
新
周
礼
乐
,
星
辰
依
旧
汉
公
卿
。
由
来
柱
史
偏
谙
典
,
门
下
何
烦
致
两
生
。
写景抒情
友情
咏史怀古
励志赞美
边塞
读书
秋节赞颂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李公从督学调任北奉常后的赠诗。诗中描绘了李公在京城的职务变动,以及对其新职位的赞誉。首联“教铎方传振旧京,容台忽尔傍承明”以“教铎”喻指李公的教育职责,他正将教育的声威传播至京城,而“容台”则暗示其新任的职位。这两句描绘了李公从一个地方调任至京城的重要职务,形象地展现了其身份的转变。颔联“行时祖帐看犹绛,到日长斋羡独清”描述了李公离任时的庄重场面和到达新职位后的生活状态。离任时,祖帐(古代送别时所设的帐篷)上还残留着绛色的痕迹,象征着离别的哀伤;而到达新职位后,李公选择长斋(长时间素食),表现出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颈联“天地似新周礼乐,星辰依旧汉公卿”通过天地与星辰的比喻,赞美李公的到来为京城带来了新的气象,如同周朝礼乐的复兴,同时强调了李公的地位与影响力,如同汉朝的公卿一样显赫。尾联“由来柱史偏谙典,门下何烦致两生”点明了李公作为柱史(官职名,此处泛指高官)对典章制度的熟悉,同时也表达了对李公门下的敬意,认为无需再特意招揽人才,因为李公自身就足以吸引众多贤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公职务变动的描绘,以及对其个人品质和能力的赞誉,展现了王世贞对李公的深厚敬意和对其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郭圣与黄希声问候
宋·陈起
山有灵芽可点金,名医未遇若为寻。药房掩昼情多感,竹榻逢秋老不禁。座上遍将唐帖揭,架中闲取晋诗吟。病怀得此相料理,更接兰交问讯音。
夏日閒居
明·谢晋
未老先疏懒,间眠爱竹阴。石边床几净,风外芰荷深。嗜酒从家寠,攻诗带病吟。幽居邻古寺,长日有僧寻。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一)
清·刘绎
乡校新开事讲经,山中弦诵得同听。幸逢耆旧殷酬答,每仰先贤慕典型。四座文章增润色,三年草木动芳馨。喜君风雅谈心洽,重展吟笺眼倍青。
和李季常同汪公干过予新居锡尔楼用季常韵
明·黎民表
首夏清和叶舜薰,梯楼还得共论文。沈珠浦上鹏风起,越井冈前雁趐分。三径逢迎多散客,一时交谊总怜君。笼鹅旧帖传青李,辟蠹残编拂绿芸。白社比来增气色,潢池今喜息妖氛。宾筵倒屣迎.....
过鲁太师庙作
宋·文彦博
墨绶前朝宰,桑郊郑圃东。丛祠临大道,遗烈凛清风。顾我才尤薄,与君时不同。历官无一异,得位亦三公。屑屑刑名内,区区薄领中。循良谁复道,贪刻自为功。哲后方勤治,愚臣合尽忠。承.....
忆昨呈元老
宋·吴则礼
忆昨参戎幕,交情子独真。共为关塞客,各负水云身。迹远金闺藉,衣沾玉垒尘。雕鞍暮横槊,锦幄晓行春。隐几军书断,登楼陇月新。鸣笳孤障底,落雁古河滨。鲁酒寒醅薄,燕姬翠黛频。沙.....
买陂塘
清末近现代初·何振岱
掩西风、初寒窗户,黄花相对无语。画屏秋意吟边烛,难写怀人新句。思何许。有白发知交,南北伤遥阻。年来辛苦。似倦马驮刍,饥乌啄粟,老意向谁诉。试凝伫。旧日双峰词侣。如今星散无.....
咏史(其一)李广李陵
宋末元初·陈普
茂陵无奈太仓陈,槐里家传本助秦。万落千村荆杞满,陇西桃李亦成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