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西
离别
写景
怀古
抒情
秋节
古木
送别
节气
悼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关时的复杂心情与所见之景。首句“出关登陇坂,回首望秦川”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离开熟悉的关隘,踏上通往远方的山路,回望故乡秦川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接着,“绛水通西晋,机桥指北燕”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将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相联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时空交错的视觉效果。“奔流下激石,古木上参天”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水流湍急,撞击岩石发出声响,而古老的树木则直插云霄,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力。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既雄浑又静谧的氛围。“莺啼落春后,雁度在秋前”则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黄莺在春天之后鸣叫,大雁在秋天之前飞过,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暗含了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最后,“平生屡此别,肠断自催年”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时间流逝的深深忧虑。一生中经历了无数次的离别,每一次都让人心痛,仿佛是时间在催促着生命的流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时间流逝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送槃斋叶敬叔丈
宋·葛绍体
万里春风柳一堤,长条折与记分携。客行却入故乡去,禹洞龙丘认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