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物抒情
咏物
写竹
赠别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深情对话。"桃叶渡头一见君",开篇即以桃叶渡头这一富有诗意的地点,引出与竹子的首次相遇,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为言岸上石榴裙",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竹子以女性般的形象,以石榴裙比喻其轻盈的姿态,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岸边随风摇曳的美丽景象。接下来的两句"相逢无钱可买醉,赠与竹枝撩白云",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无钱可买醉",看似是对物质欲望的否定,实则是对心灵深处情感追求的强调。诗人无法用金钱来换取与竹子的亲近,只能以竹枝撩动白云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竹子的敬仰和爱慕之情。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互动,更是一种心灵的契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向往,以及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徐渭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是明代文人心灵世界的生动展现。

徐渭

1576首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猜您喜欢

感寓二首(其一)
元·曹之谦
中林有幽兰,罗生杂众草。地僻人不知,芬芳空自好。严霜凋古木,岁晚难独保。愿充君子佩,探撷尚未早。安得清风来,吹香出林表。
赠崔侍郎
唐·李白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傥相见,更欲凌昆墟。
德友惠竹栽甚富而又得佳篇既种复喜雨次韵谢之
宋·许及之
嗜酒爱风竹,种竹涓日醉。小园窘边幅,杂芳纷位置。此君何可无,野卉辟之易。亩许得滋旷,千个栽不翅。故人虽借居,爱竹有幽致。肯割钟山青,分植容成地。移来天亦喜,凉生雨兼值。既.....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
宋·黄庭坚
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
谢夏季爵惠大摺扇
明·韩雍
三伏炎蒸似甑炊,故人巨箑喜相遗。垂天云翅鹏初下,午夜潮声月半亏。诸葛谩劳麾白羽,谢安何用取蒲葵。仁风日日宣扬处,欲谢惭无绝妙辞。
摘园菊赠谢仆射举诗
南北朝·王筠
灵茅挺三脊,神芝曜九明。菊花偏可憙,碧叶媚金英。重九惟嘉节,抱一应元贞。泛酌宜长主,聊荐野人诚。
赠屋西小陈秀才(其一)
宋末元初·戴表元
年少饥寒不足忧,笑谈有味自风流。等閒辍赠两兔颖,待看修成五凤楼。
题武季远竹木图
元末明初·蓝仁
轻纨剪霜素,妙墨写秋林。脩竹露华润,石崖云气深。凤栖淇水暮,龙化渭川阴。载美武公德,永怀单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