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
山
飞
来
寺
昔
人
传
有
白
猿
洞
,
此
地
空
遗
碧
玉
环
。
白
猿
不
知
何
日
去
,
玉
环
早
已
出
人
间
。
长
松
百
尺
跨
短
壑
,
飞
鹭
几
点
起
前
湾
。
借
问
山
人
何
年
往
,
云
生
谷
口
欲
忘
还
。
写景
咏物
怀古
山水
写山
写鸟
写地点
怀乡情思
借景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峡山飞来寺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哲理思考。首联“昔人传有白猿洞,此地空遗碧玉环”,以“昔人”与“空遗”开篇,营造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白猿洞传说中的神秘与碧玉环的遗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白猿的“不知何日去”,与玉环的“早已出人间”,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消失的惋惜之情。颔联“白猿不知何日去,玉环早已出人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白猿的离去和玉环的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颈联“长松百尺跨短壑,飞鹭几点起前湾”,转而描写眼前的自然景象。百尺长松跨越短小的山谷,飞鹭在前方的河湾中起舞,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之美。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尾联“借问山人何年往,云生谷口欲忘还”,则将思绪引向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山人”为对象,询问其离世的时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和对尘世的厌倦。云生谷口,象征着归隐的渴望,欲忘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