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雪
似
梅
似
絮
乱
空
奔
,
非
月
非
霜
眯
远
村
。
自
被
树
高
先
受
白
,
谁
怜
苔
瘦
渐
消
痕
。
山
头
凹
凸
犹
难
辨
,
水
面
波
澜
却
易
浑
。
顿
使
世
间
烦
热
处
,
一
从
寒
冷
便
惊
魂
。
写景
写雪
情感
自然
季节
冬日
赏析
这首《咏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雪花与梅花、柳絮、月光、霜气相比较,展现了雪花独特的美感与飘逸之态。首联“似梅似絮乱空奔,非月非霜眯远村”,以“似梅似絮”形容雪花的形态,既轻盈又带有一定的硬度,如同冬日里绽放的梅花;“乱空奔”则生动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翻飞跳跃的情景。接着,“非月非霜眯远村”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雪花不同于月光和霜气的独特之处,它们在远处村庄上形成了一层朦胧的白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颔联“自被树高先受白,谁怜苔瘦渐消痕”,进一步描绘了雪花覆盖万物的场景。雪花首先落在高高的树木上,为它们披上一层洁白的外衣,而低矮的苔藓则在雪花的覆盖下逐渐显露痕迹,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这里不仅表现了雪花的美丽,也蕴含了对自然界生命循环的感慨。颈联“山头凹凸犹难辨,水面波澜却易浑”,通过对比山头和水面的不同反应,展现了雪花带来的不同效果。山头上的雪花覆盖使得原本起伏的地形变得难以辨认,而水面上的雪花则容易混为一体,形成一片银白的世界。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雪花对环境的影响。尾联“顿使世间烦热处,一从寒冷便惊魂”,总结了雪花的作用。它能瞬间将炎热的夏日变为寒冷的冬日,给人们带来惊喜与震撼。这一句不仅表达了雪花的神奇力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变化的敏锐洞察。整体而言,《咏雪》通过对雪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以及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其七)
宋·赵必?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