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哲理
抒情
写山
赞颂
记梦
写水
写景
情感
友情
写人

赏析

这首宋代释克勤的《偈》,以禅宗的修行理念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修行过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首句“休夸四分罢楞严”,意在告诫人们不应过于炫耀或夸大自己的修行成就,而应保持谦逊的态度。接着,“按下云头彻底参”则强调了深入内观、彻底探究自心的重要性,摒弃外在的浮华,直指内心的真理。“莫学亮公亲马祖,还如德峤访龙潭”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两位禅师——亮公亲近马祖道一,德峤探访龙潭禅师,来说明盲目追随他人经验而不自我探索的不足之处。这里暗含了禅宗中“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精神,即修行不应拘泥于形式或传统,而应根据个人的悟性进行探索。“七年往返游昭觉,三载翱翔上碧岩”描绘了长时间的修行过程,从昭觉寺的往返游历到碧岩的翱翔,象征着修行者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磨砺自我,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超越。最后,“今日烦充第一座,百华丛里现优昙”表达了对当下修行状态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作为“第一座”,意味着在修行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在百华丛中显现的优昙,象征着珍贵且难得的觉悟时刻,预示着修行者即将迎来更为深刻的领悟与觉醒。整体而言,这首《偈》通过对修行过程的细腻描绘,传达了禅宗中重视内心体验、反对形式主义、追求自我超越的核心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对修行者个人成长与觉悟的赞美与鼓励。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