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哲理
自然现象
夏景
写鸟
写风

赏析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诗人释克勤的《偈五十三首》之十三,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象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中的深刻哲理。"有句无句,超宗越格。如藤倚树,银山铁壁。及至树倒藤枯,多少人失却鼻孔。直饶收拾得来,已是千里万里。"这四句诗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禅宗中关于悟道与修行的深奥道理。"有句无句,超宗越格",意味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超越常规的语言和规则,去寻找更深层次的理解。"如藤倚树,银山铁壁",藤蔓依附于树木,象征着修行者依赖于某种外在的指引或教义;而"银山铁壁"则代表了修行过程中的障碍与挑战。"及至树倒藤枯,多少人失却鼻孔",当依赖的外在事物消失时,许多人可能会迷失方向,失去自我认知。"直饶收拾得来,已是千里万里",即使最终有所收获,也已经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旅程。后两句"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则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暗示了在修行过程中,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相辅相成。"风暖鸟声碎",温暖的春风中,鸟儿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日高花影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下花朵的影子变得厚重,仿佛是时间的痕迹,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感受生活的美好。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智慧,也传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在追求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环境的和谐共处,是极为重要的。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三)
宋·郭印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浣溪沙
唐·敦煌曲子
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陈紫薇知宛陵出关三日复召归(其二)
宋·释居简
笼锁新莺啭,帘容旧燕归。禁林仍下榻,画戟漫开扉。虚与谷相应,淡如云自飞。升沈知雅量,喜愠不几微。
仿杜工部同谷七歌(其五)
明·虞淳熙
雄雉单飞两雌死,大夫归来哭内子。杨家孤坟草萧萧,李家灵衣风靡靡。去岁长安笑语喧,今年晙帐烟尘委。霞帔新裁翟冠好,芳魂不去惊犹视。呜呼五歌兮意难陈,鼓盆欲下还逡巡。
渡白鹭湖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西风瑟瑟吹菰蒲,舟人唤渡白鹭湖。湖光玻璃一色铺,湖波活翠明双矑。翠波潋滟新痕缬,波卷苇花白飞雪。布帆掠波作三折,波影疑是狂龙掣。沙滩惊起闲鸥眠,鸥飞乱点波心天。昔时莲叶何.....
苑里八景诗
清·蔡见先
一角峰峦晓更青,凭江幻作虎头形。荒祠苔印何人到,极浦潮回有客听。骤雨挟同山鸟疾,狂风吹共海鱼腥。黄庭阅后难成梵,九十滩音沸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