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五
十
三
首
(
其
六
)
五
月
五
日
天
中
节
,
万
崇
千
妖
俱
殄
灭
。
眼
里
拈
却
须
弥
山
,
耳
里
拔
出
钉
根
楔
。
钟
馗
小
妹
舞
三
台
,
八
臂
那
吒
嚼
生
铁
。
节日
写山
端午节
赏析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以及对邪恶力量的驱除。"五月五日天中节,万崇千妖俱殄灭",开篇即点明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同时表达了通过此节日能够清除世间一切邪恶与不祥之意。"眼里拈却须弥山,耳里拔出钉根楔",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节日中释放内心的力量,仿佛能将巨大的障碍轻易移除,甚至深入到感官的细微之处,清除一切阻碍。"钟馗小妹舞三台,八臂那吒嚼生铁",进一步渲染节日的欢乐气氛,钟馗与那吒作为传说中的英雄形象,通过舞蹈和行动象征着正义与力量,保护人们免受邪恶侵害。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民俗色彩和神话元素,展现了宋代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
猜您喜欢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
宋·释崇岳
今朝五月端午节,衲僧门下无一说。千妖百怪自潜踪,万里长天一条铁。
四明山中逢晴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唐·赵嘏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
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宋·周麟之
皋月乘天数,慈闱奉母仪。灵芝三万岁,乐府有新词。
九日龙山饮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