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哲理
写水
注释: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名为《送化士(其十二)》。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修行与宇宙关系的独到见解。首句“堂中宴坐山含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在宽敞明亮的大厅中,一位修行者正静静地坐着,仿佛与山中的明月融为一体,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这句诗通过“宴坐”和“山含月”的对比,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平和与外界自然的和谐共存。次句“尘里分身珠走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修行者如同一颗明珠,在盘中自由滚动,不受外界尘埃的影响,象征着修行者在世俗生活中保持自我纯净,不被外物所束缚。这里,“珠走盘”不仅形象地展示了修行者的自由与灵动,也暗喻了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保持内心纯净与坚定的重要性。后两句“但得此心无住著,世间那有路行难”,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提出,只要内心能够达到无住著的状态——即不为任何事物所执着,不陷入欲望与烦恼的轮回中,那么在世间行走就没有所谓的困难。这里的“无住著”不仅是对修行境界的追求,也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洞察,强调了超越物质与情感的束缚,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与宇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超脱追求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歌,也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启示。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