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赠
洛
下
达
三
藏
曾
携
钵
锡
到
灵
山
,
古
寺
归
来
洛
水
边
。
新
译
经
文
传
北
阙
,
旧
游
诗
句
在
西
天
。
炉
中
香
想
诸
方
施
,
笼
里
灯
应
数
世
传
。
别
有
空
门
难
继
处
,
宋
尚
书
序
本
师
编
。
写景抒情
禅修行述
咏别
回忆往昔
人物纪念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寄赠给名叫洛达的僧人(三藏)的作品。诗中回忆了诗人曾经携带行囊去往灵山(佛教圣地),归来后在洛水之畔的古寺生活。他翻译的佛经被送往朝廷,而他在西天(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留下的诗句也显示出他的文学造诣。诗人想象着香炉中缭绕的香气,那是四方信徒的布施,而笼中的灯火,或许已传承了几代。他感慨于佛法的深远影响和难以言表的空门智慧。最后,他提到宋尚书为一部经典著作作序,这可能是对洛达法师或其师承的敬意,暗示这部作品可能与佛法教育有关。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仰以及对佛法传播的赞美,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魏野
395首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猜您喜欢
晦日与卢舍人同诣补阙城南林园
唐·孙逖
芳年正月晦,假日早朝回。欲尽三春赏,还钦二阮才。柳迎郊骑入,花近□庭开。宛是人寰外,真情寓物来。
水龙吟·印昆以师曾拟香光仿北苑渴笔山水纨扇遗墨徵题,是癸丑冬间作,十年师曾始来京师,为赋二阕(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姚华
可怜团扇家家,家珍并数君知否。京尘梦迹,十年堪记,来时癸丑。三绝成名,万回经眼,几人低首。更萧斋一本,师门再叹,比灵运,人都后。何处江山如此,尽迷离乍无还有。烟中渴墨,雨.....
读曲歌八十九首(其七十)
隋·无名氏
执手与欢别,欲去情不忍。馀光照已藩,坐见离日尽。
次牧翁泛舟韵
明·程嘉燧
蚤闻南国翠蛾愁,曾见书飞故国楼。远客寒天须秉烛,美人清夜恰同舟。玉台传得诗千首,金管吹来坐两头。从此烟波好乘兴,万山春雪五湖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