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新
郎
·
红
杏
吊
宋
尚
书
春
意
幐
芳
陌
。
倚
斜
阳
、
墙
头
盼
望
,
杏
花
红
拆
。
何
限
才
人
多
情
兴
,
偏
喜
嫣
红
淡
白
。
只
半
臂
、
轻
寒
休
惜
。
绣
幕
珠
帘
重
重
地
,
况
蓬
山
、
无
复
珠
帘
隔
。
恩
宠
重
,
拜
鸾
掖
。
锦
官
城
上
明
蟾
夕
。
看
堂
皇
、
青
娥
排
就
,
金
壶
珊
格
。
画
戟
门
开
如
椽
烛
,
叠
叠
绮
罗
芗
泽
。
正
长
夜
、
歌
筵
人
寂
。
班
马
高
名
南
狐
笔
,
到
而
今
、
石
室
余
残
碣
。
挥
翰
处
,
草
齐
额
。
怀古
咏物
写花
情感
怀旧
赞颂
写景
歌筵
咏春
秋天
宫殿
赏析
这首《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是清代词人曾廉所作,以红杏为引子,吊唁宋尚书,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词中描绘了春日里杏花盛开的景象,“春意盎然,芳陌斜阳”,诗人倚在墙头,眺望杏花,红白相映,美不胜收。接着,词人将目光转向历史人物,感叹“何限才人多情兴”,表达了对宋尚书才华与情感的赞美。词中运用“半臂轻寒”、“绣幕珠帘”等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温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锦官城上明蟾夕”一句,将时间推移到夜晚,月光洒在锦官城上,更添几分静谧与神秘。词人通过“堂皇青娥排就,金壶珊格”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盛况,而“画戟门开如椽烛,叠叠绮罗芗泽”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最后,“正长夜、歌筵人寂”转折,暗示宴会的结束,夜深人静,只有词人的思绪在飘荡。词人以“班马高名南狐笔,到而今、石室余残碣”表达对宋尚书功绩的追忆与怀念,即使岁月流逝,其名声依然流传。结尾“挥翰处,草齐额”则点明了词人自己在文字间寄托哀思,表达了对宋尚书的深切悼念之情。整首词以红杏为线索,贯穿历史与现实,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感寓二首(其一)
元·曹之谦
中林有幽兰,罗生杂众草。地僻人不知,芬芳空自好。严霜凋古木,岁晚难独保。愿充君子佩,探撷尚未早。安得清风来,吹香出林表。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满庭芳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