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
写景
山水
田园
写物
秧苗
写季节
夏天
写天气
抒情

赏析

这首《一丛花·看秧》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农忙的生动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与繁忙的农事景象。首先,词的开篇“青山垂尽是江乡”,以青山作为背景,点明了地点——江边的乡村,为整幅画面奠定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基调。“风景似钱唐”一句,通过对比,暗示了此处风景与杭州(钱唐)相似,突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和谐。接着,“烟波澹荡摇空碧,画桥转、一带垂杨”两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水面轻柔的波光与远处画桥的倒影,以及岸边垂柳的轻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里的“空碧”不仅指天空的碧蓝,也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与“烟波”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绣壤鳞塍,烧葵煮笋,处处饷耕忙”则进一步展示了江南农忙时节的景象。绣壤指的是肥沃的土地,鳞塍则是形容田埂排列整齐,烧葵煮笋则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之余享受简单而淳朴的生活,处处可见忙碌的耕作场景,体现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占城早稻欲移秧。疏雨对斜阳”两句,将镜头聚焦于农事的核心——移秧。占城早稻,说明了水稻的品种和种植时间,而“疏雨对斜阳”则描绘了移秧时恰到好处的天气状况,既不烈日炎炎,也不大雨倾盆,正是适宜农事的好时机。最后,“游人便欲将船去,好芳绪、幽草茫茫。天气乍晴,抛残绣袄,只著薄罗裳”几句,通过游人的视角,表达了对江南春日美景的喜爱与留恋。游人想要乘船离去,但被这美好的景致所吸引,不愿离开。天气突然放晴,人们换上了轻薄的衣物,享受着春天的温暖与清新。这一段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整体而言,《一丛花·看秧》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农事活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温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