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
中
歌
与
黄
明
府
杂
谈
滇
事
作
(
其
一
)
滇
江
自
古
接
中
华
,
匹
马
南
行
历
瘴
沙
。
高
髻
铜
环
带
璎
珞
,
由
来
蛮
女
尽
如
花
。
山水田园
咏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云南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环境。首句“滇江自古接中华”,点明了云南与中原文化的深厚联系,滇江作为纽带,连接着古老的中华文化。接着,“匹马南行历瘴沙”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或旅人独自南下,穿越瘴气弥漫的险恶地带,体现了旅途的艰难与勇敢。“高髻铜环带璎珞,由来蛮女尽如花”两句,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服饰的描写,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独特。高高的发髻、铜环、璎珞等装饰品,不仅反映了当地丰富的手工艺传统,也暗示了这些女性的优雅与魅力。这里的“如花”不仅是对美貌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云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也传达了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生活的尊重与欣赏,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猜您喜欢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乙巳二月初八日集独乐园夜饮梅花下会者宋退翁胡明仲马世甫张与之王子与林秀才及余凡七人以炯如流水涵青蘋为韵赋诗分得流字
宋·赵鼎
孟公饮狂车辖投,不适遂与俗沉浮。谪仙醉吟惊冕旒,气侮权倖无悔尤。不如渊明此意俱悠悠,飘然不系之虚舟。偃蹇不从刺史游,遇酒或能道上留。介不为高通不偷,亦知出处非人谋。人生一.....
西江月(其四)
宋·周紫芝
发白犹敧旅枕,溪深未挂烟莎。往来苕霅意如何。应有轻鸥笑我。细算年来活计,只消一个渔舟。金鱼无分不须求。只乞鲈鱼换酒。
渔父辞(其五)
宋末元初·毛直方
本无租赋本无田,不知历日不知年。谁信渔家小船上,犹是无怀并葛天。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
唐·张说
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名接天庭长景色,气连宫阙借氛氲。悬池的的停华露,偃盖重重拂瑞云。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桢干捧明君。莫比冥灵楚南树,朽老江边代不闻。
圆蛤
宋·唐庚
黄犊鸣水中,相顾皆愕然。探之无所得,有蛙仅如钱。持问旁舍翁,云此号圆蛤。夏潦涨沟渠,喧呼自酬答。卒然闻其声,谓当可专车。既见一拊掌,寸莛量有馀。物生元气中,小大各异趣。蛙.....
题李遵道枯木图为建安朱炯作
元末明初·蓝智
君家枯木称小李,老干杈枒翠微里。忽看怪石起陂陀,复有疏篁映秋水。年年雨露长莓苔,落叶悲风惨澹来。日暮天寒鬼神护,深山大泽栋梁材。牧童樵子不敢近,似有龙蛇此中隐。故将露叶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