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梅花
情感
思乡
季节
赞颂
城市
村落
怀古
田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汝砺在武阳寨见到村中梅花盛开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雪中的独立与风中的幽香,以及诗人对故乡春天的思念之情。首句“茅屋蛮溪路”,描绘了一幅偏远、自然的乡村景象,茅屋坐落在蜿蜒的溪流旁,透露出一种质朴而宁静的生活气息。接着,“梅花亦自开”一句,点明了主题——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绽放,不因环境的偏远而失去生机,展现出梅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格。“雪深忧思远,风静暗香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大雪覆盖,似乎为梅花增添了几分忧愁,但正是这种环境,使得梅花的香气更加浓郁,悄然飘散,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这里不仅赞美了梅花的香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仿佛在与梅花进行心灵的对话。“故国春何似,孤城兴远哉”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春天的思念之情。身处异乡,看到梅花的盛开,不禁勾起了对家乡春天景象的回忆,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乡愁。这里的“孤城”既指眼前的村庄,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怀念交织在一起。最后,“晚风吹片片,恣意点苍苔”以晚风轻拂,梅花花瓣飘落,点染在青苔之上作为收尾,既是对画面的生动描绘,也是对诗人情感的升华。晚风的轻柔与花瓣的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当下环境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和谐统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浪淘沙·鸣鸾路访南唐御道
清·黄燮清
柳外旧鸣珂。艳迹消磨。家山游戏换笙歌。断送南朝烟月里,天子愁多。辇道更谁过。山影颦蛾。梦中亭子问红罗。落尽梅花人不管,无奈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