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
湖
九
日
登
高
(
其
五
)
书
剑
萧
然
吏
隐
兼
,
因
风
落
帽
正
无
嫌
。
丹
枫
乌
桕
三
山
渺
,
碧
海
青
天
万
里
黏
。
瑚
长
可
知
非
网
密
,
珠
还
未
必
是
官
廉
。
钓
鳌
莫
下
任
公
饵
,
向
若
徒
惊
白
发
添
。
写景
秋节
抒情
哲理
怀古
秋日登高
佳节感慨
惜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场景,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首句“书剑萧然吏隐兼”点明了诗人既是官员又追求隐逸生活的身份,以“书剑”象征文武双全,体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接着,“因风落帽正无嫌”一句,运用了古代文人饮酒赋诗时,帽子被风吹落的典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自在洒脱的生活态度。“丹枫乌桕三山渺,碧海青天万里黏”两句,通过“丹枫”、“乌桕”、“碧海”、“青天”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广阔天地和深邃宇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渺”字描绘了山色的遥远与模糊,“黏”字则生动地表现了天空与大海的连绵不绝,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瑚长可知非网密,珠还未必是官廉”两句,借用了“珊瑚”和“珍珠”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其中,“瑚长”可能暗指某些事物的生长或发展,“非网密”则暗示了并非所有的规则或制度都能有效约束或引导事物的发展;“珠还”可能象征着失而复得或归于正道,而“未必是官廉”则表达了对官员廉洁与否的质疑,引人深思。最后,“钓鳌莫下任公饵,向若徒惊白发添”两句,以“钓鳌”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高远目标的态度,即不应过于急功近利,而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泊。同时,诗人也借“白发添”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