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宗
良
兄
斋
头
佛
手
柑
春
雨
空
花
散
,
秋
霜
硕
果
低
。
牵
枝
出
纤
素
,
隔
叶
卷
柔
荑
。
指
竖
禅
师
悟
,
拳
开
法
嗣
迷
。
疑
将
洒
甘
露
,
似
欲
揽
伽
梨
。
色
现
黄
金
界
,
香
分
肉
麝
脐
。
愿
从
灵
运
后
,
接
引
證
菩
提
。
咏物
写果
写秋天
抒情
赞美
写色香
宗教
禅意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佛手柑在斋头的静谧景象,通过春雨与秋霜的对比,展现了佛手柑从花到果的成长过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空花散”、“硕果低”、“牵枝出纤素”、“隔叶卷柔荑”,生动地刻画了佛手柑的形态与生长环境。“指竖禅师悟,拳开法嗣迷”一句,巧妙地将佛手柑与禅宗思想联系起来,暗示了佛手柑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果实,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精神启示。诗人通过“洒甘露”、“揽伽梨”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向往与追求。“色现黄金界,香分肉麝脐”则赞美了佛手柑的外在美与内在香气,将其与佛教中的神圣境界相联系,寓意着纯净与超脱。最后,“愿从灵运后,接引證菩提”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与实践佛法,最终实现觉悟与解脱的心愿。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手柑的细致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佛教哲学与个人修行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朱多炡
67首
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六世孙。封奉国将军。善诗歌,行草宗米芾,兼工山水写生。见古人墨迹,一再临摩,如出其手。尝轻装出游,化名来相如,字不疑,踪迹遍吴楚。既卒,门人子弟私谥清敏先生。有《五游集》、《倦游集》
猜您喜欢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西螺柑七言十六韵
清·施钰
自昔芳名列类函,于今佳果盛传柑。树蕃东土栽无数,种出西螺味更甘。秋后累累垂竹屋,冬来灿灿映烟岚。苞凝晓露金华丽,叶弄轻风翠影参。结实也知头有万,向阳何止寸盈三。皮黄宛似鹅.....
为章道祖作颇及葛藤·华藏庵
宋·葛立方
鲜健庞翁今罢参,柱杖挂壁云迷庵。开花聊幻仙七七,逗机更说禅三三。未办浮丘招挹袖,且邀弥勒与同龛。庵中认得华严界,何用宗风谈北南。
红林檎近·枇杷
清末近现代初·张仲炘
梅子才过雨,枣林犹未霜。密叶障青葆,繁枝缀金珰。词客馋涎待解,淡著酒色鹅黄。记曾万里桥旁。花时对红妆。似蜜甜更好,胜雪冷微香。蜀都赋了,相如消渴应忘。正东溪游遍,南轩静敞.....
走笔谢邓念斋太守惠佳荔
明·湛若水
荔枝三百坡翁啖,四百笼来何太多。颗颗念翁二百遍,白云还写谢公歌。
咏荔枝二首(其一)
清·孙元衡
颇怪繁星谪软尘,筠笼将出故鲜新。味含仙意空南国,姿近天然是美人。丹罽潜胎珠玓瓅,脂肤满绽玉精神。一时唤起狂奴兴,万事灰心渡海身。
山寺律僧画兰竹图
唐·牟融
偶来绝顶兴无穷,独有山僧笔最工。绿径日长袁户在,紫荃秋晚谢庭空。离花影度湘江月,遗佩香生洛浦风。欲结岁寒盟不去,忘机相对画图中。
花光仁禅师以墨戏见寄以小诗致谢
宋·陈瓘
禅心已出包区宇,墨海翻腾作雪梅。三昧笔端俱戏事,定馀幽室暗香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