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江
月
醉
伴
三
千
珠
履
,
如
登
十
二
琼
楼
。
壶
天
澄
爽
露
华
秋
。
滟
滟
金
波
酾
酒
。
罗
扇
不
随
恩
在
,
佳
时
须
要
人
酬
。
麒
麟
阁
画
为
谁
留
。
只
见
浮
生
白
首
。
写景抒情
秋节抒情
佳节怀古
惜时
赏析
这首《西江月》是宋代词人曾觌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奢华而短暂的宴饮场景。"醉伴三千珠履"形象地写出宾客众多,珠光宝气的华丽氛围,"如登十二琼楼"则进一步强调了宴席的豪奢和高雅。"壶天澄爽露华秋"描绘了秋夜清冷,美酒如露的意境,暗示着宴乐虽美,但时光易逝。"滟滟金波酾酒"以金波形容酒液,表现出美酒的醇厚与光泽,"罗扇不随恩在"则借物寓意人事无常,昔日的恩宠不再,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炎凉。"佳时须要人酬"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思想,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麒麟阁画为谁留。只见浮生白首",麒麟阁是功臣画像之地,词人感叹这些荣华富贵最终只能留在历史中,个人的青春年华却如浮生般转瞬即逝,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功名虚幻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词通过宴饮的描绘,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
曾觌
106首
曾觌(1109-1180)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京(今河南开封)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以寄班祗候与龙大渊同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权知阁门事。与龙大渊朋比为奸,恃宠干政,广收贿赂,权势颇盛。出为福建、浙东总管。乾道七年(1171年),迁承宣使、节度使。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除开府仪同三司。七年卒,年七十二。《宋史》卷四七零有传。今录诗二首。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西江月》《定风波》(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忆秦娥》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
猜您喜欢
夜卧中庭
宋·丘葵
一榻清风不用钱,卧看万里泬寥天。明星落落才数十,孤月亭亭照大千。但见衣襟如泼水,不知身世是何年。可怜玉兔空辛苦,捣药终宵那得眠。
次韵陈君俞携酒见过
宋·李之仪
野人欣莫逆,君子戒多上。幸尔违朝市,聊复图蕙帐。薄田几负郭,山水分背向。巾车俯秋成,舒啸会随杖。吾友真可人,轻舟数相访。投怀失枯槁,达意信摇荡。时哉固难得,触境沈波浪。谓.....
故人过访
元·廖大圭
七尺长身卧故庐,日斜起坐对残书。几人岁晚能相问,一榻山中独久虚。好客新秋来杖屦,小窗暮雨共盘蔬。相看道义有真乐,万事悠悠总不如。
病起过魏园二首(其一)
明·王廷陈
卧痾颜鬓怜予改,力疾池亭为子来。随处琴尊临水石,任情歌吹入莓苔。禽鱼狎客晴偏聚,花药娱人晚竞开。共惜群芳行欲歇,莫辞中夜醉方回。
寒夜即事
宋末元初·黄庚
倚遍阑干更漏长,柔髭撚断为诗忙。清分梅影夜宜月,寒入雁声天正霜。怀古顿添孤客恨,追欢难忆少年狂。读书窗下篝灯坐,一卷离骚一篆香。
除夜约张梅境饮
宋·真山民
今日又除夕,君能为我来。烛光红照席,酒浪绿摇杯。腊带愁吟去,春随笑脸回。相看俱健在,莫管岁华催。
漫兴
明·张家玉
拟卜幽居绝世尘,桃源无路可逃秦。朝来怕纵潇潇目,愁见青山换主人。
云?见示龙槐寺同饭崇效寺看花之作复次其韵
清·韩崶
结庐人境车马稀,春残犹自恋春衣。百年几度花前醉,一饭不忘天下饥。树老无枝龙自卧,楼高有级锡能飞。为贪欲尽花经眼,藉草相将坐不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