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
秋
杂
感
(
其
一
)
平
居
抚
今
昔
,
幽
感
恻
心
魂
。
遗
泽
弥
梁
楚
,
清
操
著
子
孙
。
园
庐
聊
僦
止
,
饘
粥
强
图
存
。
三
十
年
中
事
,
凄
凉
莫
重
论
。
抒情
怀古
记事
秋节
情感
思乡
幽感
凄凉
悼亡
写子孙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在深秋时节所作,名为《杪秋杂感(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感慨与怀念,以及对家族传承的深深敬仰。首句“平居抚今昔”,点明了诗人平日里回顾过去与现在的思绪。接着“幽感恻心魂”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感动,这种情感强烈而深刻,触动着读者的心灵。“遗泽弥梁楚,清操著子孙”两句,赞美了先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和高尚情操,这些品质在后代子孙中得到了延续和发扬光大。这不仅是对家族荣耀的颂扬,也是对道德传承的肯定。“园庐聊僦止,饘粥强图存”则展现了诗人在物质生活上的简朴与坚韧。即使在艰难的生活中,诗人仍然努力维持生计,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最后,“三十年中事,凄凉莫重论”总结了诗人对过往三十年生活的感慨。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充满了辛酸与苦涩,这些经历难以再提起,言之令人感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家族、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深度。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清明登先江安人陇有感(其一)
明·邹元标
艰危曾共尔,舍我竟仙游。云佩飘何处,鸾台黯不收。乾坤难寄恨,日月此堪愁。却忆鼓盆者,何心得自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