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旧情怀
伤春情感
情感
春天主题
怀古写景
思乡怀人
落花情感
自然

赏析

这首宋词《玉楼春令》是康与之所作,描绘了一段情感纠葛。首句“青笺后约无凭据”,表达了主人公对昔日书信中约定的不确定和失落感。"碧桃花下语"则暗示了曾经的美好时光和可能的误会。接着,“谁将消息问刘郎”流露出对心上人的思念和无人传递消息的无奈,"怅望玉溪溪上路"则通过想象对方所在之地,寄托深深的哀愁。进入下片,春天的到来引发了更多的情感波澜,“春来无限伤情绪”,诗人感叹春天的美景反而加重了内心的悲伤。他试图通过“拟欲题红都寄与”的举动,将心中的愁绪寄托于红笺,但“东风吹落一庭花”,现实中的凋零景象使他感到无法言说的苦闷,“手把新愁无写处”直接揭示了这份愁绪的深重和难以排解。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失落和无尽的相思之情,展现了宋词婉约而又深情的风格。

康与之

51首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