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阳
杂
咏
(
其
四
)
遗
俗
相
传
蜥
蜴
空
,
岂
因
希
宠
日
当
熊
。
翻
疑
飞
燕
多
相
妒
,
故
遣
长
门
捕
守
宫
。
节日
宫怨
端午节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杂乱景象,通过“遗俗”、“蜥蜴”、“飞燕”、“长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自然与人事相融的意境。“遗俗相传蜥蜴空”,开篇即以“蜥蜴”这一端午节传统习俗的象征,暗示了节日习俗的空洞与流逝,引人深思。接着,“岂因希宠日当熊”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端午节的某些仪式比作追求权势的行为,暗含对传统习俗中功利色彩的批判。“翻疑飞燕多相妒,故遣长门捕守宫”,这两句则通过“飞燕”和“长门”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飞燕常被用来比喻轻盈、自由的女子,这里可能暗指那些渴望自由、不受束缚的女性形象;而长门则是汉武帝时期陈皇后居住的地方,此处或借指被边缘化、失去权力地位的女性。通过“飞燕”与“长门”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女性命运不公的感慨,以及对传统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探讨了传统习俗、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等多重议题,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深刻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宫词一百首(其九十四)
唐·王建
画作天河刻作牛,玉梭金镊采桥头。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
夫人閤春帖子(其三)
宋·胡宿
酿酒渟神水,延年饮露华。八风朝圣日,三境住仙家。
皇太后閤春帖子(其二)
宋·周南
当年三殿瑶池会,天仗将回乐未央。献岁东朝还大内,仙韶迟上万年觞。
人日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
唐·李适
朱城待凤韶年至,碧殿疏龙淑气来。宝帐金屏人已帖,图花学鸟胜初裁。林香近接宜春苑,山翠遥添献寿杯。向夕凭高风景丽,天文垂耀象昭回。
端午帖子(其二)太上皇后阁
宋·周必大
积雨收梅夏,清风度麦秋。六宫争献寿,不觉月沉钩。
端阳日诸僚宴集二首(其一)
明·王廷相
佳节逢重五,移尊上广堂。羁怀开造次,远眺入苍茫。暑雨鸠林爽,南薰燕幕凉。喧江龙舸竞,无那楚人狂。
上元前日赐宴亲藩
清·爱新觉罗·弘历
燕贴春屏灯缀檐,宫中行乐懿亲佥。传柑宴里歌行苇,月满宵前庆雪沾。亦有埙篪情莫远,率非堂陛礼何嫌。芳辰讵是徒追赏,麟趾周官万国瞻。
皇太子诞庆
宋·宋祁
轩祏深丛祐,文支此挺生。重轮当月满,一索应乾成。瑞瓞昌绵绪,天弧仗左檠。海虽分幼润,星已庆前名。缓带群心洽,吹铜顺气迎。欢觞交秘幄,曲赦遍离京。汉祝昭禖贶,周篇记路声。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