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写景
写花
桃花
抒情
写山
三山
情感
思乡
春日佳节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萨都剌的《春日过丹阳石仲和宅会茅山道士石山辉》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首句“杏花一夜雨声寒”,以杏花开放的场景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而雨声则带有一丝清冷,烘托出早春时节的清新与微凉。次句“酒醒丹阳几日还”,诗人借酒消愁后醒来,思考着在丹阳逗留的日子,流露出淡淡的离别情绪。后两句“却遇茅君三白鹤”,诗人意外地遇见了茅山道士,他们驾驭着三只白鹤,这在古代诗歌中常象征仙人或超凡的意象,显示了诗人与道家隐逸文化的邂逅。最后,“借骑一只到三山”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寻仙境的向往,也暗含着对石山辉道士邀请的回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展现了诗人春日游历中所体验的诗意人生和对道教文化的敬仰。

萨都剌

800首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渔家傲·福建道中
宋·陈与义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小圃逢春
宋·邵雍
随分亭栏亦弄妍,不妨闲傍酒垆边。夜檐静透花间月,昼户晴生竹外烟。事到悟来全偶尔,天教闲去岂徒然。壶中日月长多少,烂占风光十二年。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宋·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青玉案·题灞桥风雪图
清·陈步墀
年年风雪长安道。正开遍、梅花早。人有蹇驴连破帽。一冬游兴,满胸吟草。得得寻春好。鸡声茅店天垂晓。滑滑霜桥长未了。对影添来山月峭。寒林香动,小村流绕。都是新诗料。
王台驿
明·徐熥
古驿枕溪流,群山抱驿楼。滩声寒午梦,莺语动春愁。芳草王孙路,桃花渔父舟。白云与流水,相对共悠悠。
鹧鸪天·杜鹃花
明末清初·王夫之
锦国春从恨里裁。云安涪万浅深开。山头万片□芳影,枝上三更结怨胎。红泪滴,血函埋。他时化碧有馀哀。伤心臣甫低头拜,为傍冬青一树栽。
逢王泌自东京至
唐·李端
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愁见游从处,如今花正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