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秋节
写景
抒情
怀古
病中情感
亲情
志意表达

赏析

这首宋代赵蕃的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久未读陶渊明诗歌后的感慨以及家庭生活的琐事。首句“久不观陶诗,彷佛如前生”流露出对陶渊明诗风的怀念,仿佛与往昔生活紧密相连。接着,“忽此迫重九,意是渠所名”点出重阳节的到来,暗示诗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在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卧病在床,日常生活中只能听到屋檐雨声和奔腾的涛声,生活简朴而宁静。“两儿绝可怜,弱者才五龄”描绘了家中年幼的孩子,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责任。诗人深感疲倦,但为了孩子们,还是“深悯乃翁惫,取酒前为倾”。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叹岁月匆匆,自己衰老不再有年轻时的荣光,只希望家庭平安,邻里和睦,没有迁徙的忧虑。“何必议徙居,终焉计将成”表达了诗人对稳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打算。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责任的坚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赵蕃

3728首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