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母爱

赏析

这首诗《归耕操》是清代诗人汪中所作,通过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家庭困境的深切忧虑和无奈之情。首句“子壮大兮母病”,描绘了一个家庭中壮年儿子与患病母亲并存的情景。儿子已长大成人,本应成为家庭的支柱,但此时却面临着母亲生病的困境,无法给予母亲应有的照顾和陪伴。这种角色转换带来的压力与责任,让人心生同情。接着,“羸老不得养兮”进一步强调了母亲因年迈而身体衰弱,无法得到妥善照料的情况。这不仅是对母亲健康状况的担忧,也是对家庭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的预感,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与忧虑。“何以生子为日”,这句话蕴含着深深的矛盾与困惑。在面对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时,诗人不禁反思,生儿育女的意义何在?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子似乎成了一种负担,而非幸福的源泉。这一问句直击人心,引发了对生命价值、家庭责任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层思考。最后,“昭昭兮我心悲”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收尾,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忧虑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这句话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对家庭困境的无力感与对母亲健康的深切关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氛围。整体而言,《归耕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生命意义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家庭困境的哀叹,更是一次对人性、亲情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猜您喜欢

舟过滕王阁
清·陆初望
游子浩然归故关,浮生不及水云间。长江孤棹飘零酒,古驿斜阳破碎山。梦里慈亲添白发,秋来病妇减朱颜。滕王阁下思风伯,肯借帆风顷刻还。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鸠巢醝台乳白雏二驯扰可玩作瑞鸠歌
明·黄衷
闽中醝台昼如水,台畔荔丛光薿薿。七子巢昏雨脚斜,两片天山雪花起。耿耿西沦太白精,寒林弄日试春鸣。素鸾且莫妒颜色,舂锄琐细鱼梁横。江南书客弁伊骐,晨风吹鬓数茎丝。临淮孝子鹄.....
题沈竹斋太守夫人慈晖馆诗草
清·宗粲
文字流真性,难忘白发亲。年华花信短,才调玉台新。珠佩杳如梦,锦囊空自春。仙郎腰已瘦,披读更伤神。
灵宝道中口占
清·王敬铭
游子身尝境,衰亲心历时。家书不敢说,白发已如丝。
鼙舞歌五首(其二)灵芝篇
魏晋·曹植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伯瑜年七十,綵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
为潘文则作思亲诗
魏晋·王粲
穆穆显妣,德音徽止。思齐先姑,志侔姜姒。躬此劳瘁,鞠予小子。小子之生,遭世罔宁。烈考勤时,从之于征。奄遘不造,殷忧是婴。咨于靡及,退守祧祊。五服荒离,四国分争。祸难斯逼,.....
佛眼侍者祖元血书华严八十卷以报母细而楷花石纲初得之藏诸塔寺后复失之复得之于京师
宋·释居简
楚云血指书法华,藏诸衡山竺仙家。自言剖匣待慈氏,凡指试触轰雷车。思溪不落衡山后,行缀蝇头三十九。停匀瘦劲妙钟王,初终一字亡差谬。阿元曾透龙门去,失却登门最初步。笔端佛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