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西
秋天的抒情
落花
情感的悲悼
哲理
感悟

赏析

这首诗《悲落叶》由清代诗人汪中所作,通过描绘落叶的飘零与变迁,抒发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悲落叶,落叶如转蓬”以“悲”字开篇,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将落叶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形象地展现了落叶的无依无靠和命运的飘摇不定。接着,“朝在嘉树上,暮归宿莽中”描述了落叶从清晨在茂盛的树木上到傍晚落于荒草丛中的过程,生动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华心向秋尽,无复怨西风”一句,诗人借落叶对秋天的眷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岁月无情的无奈。落叶虽已凋零,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生命之美的向往,不怨恨那催促其凋零的秋风。“风吹漂忽安所极,高高下下不可择”进一步描绘了落叶在风中无处可寻归宿的境遇,无论是高处还是低处,都只能随风飘荡,无法自主选择。这不仅是对落叶命运的写照,也是对人生无常、命运不由己的深刻反思。“春至复青青,青青非故枝”则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景,反衬出落叶虽能重生,却不再是原来的枝条,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变化。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最后,“同生一朝弃,终无相见时”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相聚不易的感慨,即使曾经并肩生长,最终也难逃离散的命运。这句话既是对落叶命运的同情,也是对人世间情感的深沉思考。整首诗以落叶为载体,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命运以及人情世态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猜您喜欢

闺词十二首(其十二)
明·张元凯
皓魄不常圆,一月圆一夕。明夕倏已亏,天道无停息。人事徒可怜。一亏不复圆。娟娟芙蓉花,弃置秋江边。
次韵逊敏斋主人落花四首(其三)
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生灭元知色是空,可堪倾国付东风。唤醒绮梦憎啼鸟,罥入情丝奈网虫。雨里罗衾寒不耐,春阑金缕曲初终。返生香岂人间有,除奏通明问碧翁!
赠马专城卧仙
明·成鹫
世人相见贵揖让,山僧不识背与向。城市纷纷事迎送,山僧不识轻与重。沉埋日久无道力,出门每被尊官斥。朝辞穗石不转头,暮宿莲峰未煖席。晨钟催起懒披衣,门外传呼来贵客。轻裘缓带光.....
太晖观晚眺
明·宋登春
霞月生西岭,秋云澹暮山。鸟啼仙阁近,花落羽人闲。白发非生事,黄金岂驻颜。孤怀犹未惬,长啸下松关。
戏书欧公答梅圣俞莫饮酒诗后即效其体
清·范当世
莫谈道,谈道能令诗不好。君诗谈道甘如饴,我甚味之无由嗤。惟其言语既诙谐,难复瞻顾如彼时。君不见李白猖狂不自疑,语语金丹绿玉卮,临路悲歌怀仲尼。君于其诞或笑之,无怪不能为其.....
次赵广文韵
明·王越
欲问黄花借落英,老从篱下避虚名。可怜世态如云变,安得人心似水平。终日遣怀唯仗酒,几年绝口不谈兵。溪山只在衡门外,嬴得清闲了此生。
卜居
清·曾灿垣
野老蜗牛舍,渔翁梭子船。各自不相易,同寄一山川。倏鱼喜浮阳,往往为饵牵。当其胠泥沙,岂不愿深渊。人生各有营,阅途纷万千。苟欲宅其身,岂不在圣贤。世人尚眉睫,小喜快当前。朝.....
古辞四首·题亭上壁三首(其三)
元末明初·宋濂
意随流水行,却向青山住。因见落花空,方悟春归去。花飞岂解愁,愁之损年华。请观未蕊时,何处得飞花。山花招客笑,山鸟唤人鸣。相逢本偶尔,花鸟亦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