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秋节赞颂
桂花赞颂
怀古纪念
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名为《题徐载叔双桂楼》。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还融入了对古人唐代诗句的赞美与自我的文学追求。"遥怜天上桂华孤,月中何不种两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天上桂花孤独的怜悯之情,并提出如果能在月亮里种植两棵桂树该有多好。在这里,桂花象征着高洁与清香,而月亮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表达思念、悬想和神秘的地方。"唐人此句真绝唱,后来诗人半语无。" 这句话中,诗人提及唐朝的诗歌艺术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后来的诗人们则难以望其项背。这不仅是对唐诗艺术的高度评价,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文学成就的一种自谦态度。"向来何夕秋风起,吹脱广寒双桂子。落向君家楼阁前,种玉开花今几年。" 这里,诗人借秋风的力量,将桂树的种子吹到自己所处的楼阁前,并在那里种植并期待其开花。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文学创作与传承的希望。接下来的几句则描述了桂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于这一美景的个人感受和情感寄托。"清宵双影写窗户,却兼月里成三树。年年八月九月时,黄金粟缀青瑶枝。秋风吹香入月去,风回却带天香归。"最后两句则提到了容斋仙人为作碑,诚斋老人为作诗。这表明了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学交流的结果。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桂花、月亮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与个人情感,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精妙表达。

杨万里

4294首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猜您喜欢

好事近(其四)
宋·程垓
急雨闹冰荷,销尽一襟烦暑。趁取晚凉幽会,近翠阴浓处。风梢危滴撼珠玑,洒面得新句。莫怪玉壶倾尽,待月明归去。
杂诗(其一)
清·顾植
高楼峙西北,缥缈浮云端。中有愁思妇,抚琴独长叹。容颜耀朝日,咳吐如芳兰。动作礼自持,秉质幽且间。阳春久不作,感怀时一弹。莫谓和者寡,知音良独难。举世尽扰扰,何处结古欢。
次韵苏庭藻见寄庭藻所居号竹堂
宋·周孚
匆匆别后已经年,堂下新篁又长鞭。何日来成渼陂集,只今空寄陕郊篇。封丘正自妨吾乐,畏垒谁能识子贤。俱坐先秦古书累,吾侪流落本非天。
飞霜歌
元·马臻
飞霜悴百草,芳兰亦委柯。纵欲努旧力,奈此寒风何!在昔结花初,岂不受春多。耻随桃李场,托迹空山阿。四时有代谢,阳艳忽已过。薰莸苦不辨,一体同消磨。不如牡丹根,密幄相遮罗。伤.....
妙香词
唐·不详
劝君酒莫辞,花落抛旧枝。只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随。
江边独酌有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水鹭看人醉,风花逐客狂。蟹嫌双跪少,鲈爱四腮香。无用惟才笔,多情是酒乡。六旬犹处子,华首胜红妆。
十五夜望月,叠前韵
清·丘逢甲
暮霞收绮碧天清,难遣茫茫万古情。影里河山新世界,镜中宫阙大光明。虚无星陨灵槎约,缥缈云回玉笛声。弹指人寰几圆缺,妖蟆笑看眼前生。
听琴
明·严嵩
閒客清宵抚玉琴,露凉新月在高林。凭君洗净松风耳,无限人间郑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