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
写景
春景
节气寒食
田园风光
雨景
赞美自然
赞美桑麦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捣蓝作雨两宵倾,生怕难乾急放晴。”这里的“捣蓝”指的是青蓝色的天空,这两句描绘了一场春雨连绵不绝,像是有人在捣练布匹一般倾盆而出。诗人担心这样的细雨若不能及时停歇,恐怕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希望天气能够迅速晴朗。“一路东皇新晒染,桑黄麦绿小枫青。”这两句则描绘了春日暖阳下的景色,“东皇”指的是太阳,诗人用“新晒染”来形容初升的太阳给大地带来的温暖和光明。接着,“桑黄麦绿小枫青”勾勒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图:桑树发出了嫩黄的色彩,麦子呈现出绿意,连小小的枫叶都显露出青翠欲滴的颜色。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是对生活气息的捕捉。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春雨初晴后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机与希望的赞美之情。

杨万里

4294首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猜您喜欢

过海粟庵访学文和尚
清·行荦
扁舟乍过小桥东,得得精庐问远公。春院鹤归松桧老,晓堂龙出水云空。沾衣细湿花朝雨,渡海虚传飓母风。准拟狂澜深处去,行装检点日初红。
采桑子(其四)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石人峰下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峰峰花发白云香,雨过春泉迸石梁。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其三)
宋·陈与义
客子今年驼褐宽,邓州三月始春寒。帘钩挂尽蒲团稳,十丈虚庭借雨看。
漫兴
清·常岫
倩得名园水一湾,老梅修竹几重关。忘机且住因鸥狎,抱膝成吟待鹤还。剩土欲栽蔬脆美,新苔任点石斑斓。青青黯黯君知否,绝胜他家大好山。
游苕溪道场山
宋·释道潜
东风吹雨过城闉,日照河堤柳映津。雨桨差差摇燕尾,千山漠漠散鱼鳞。长缘绝境关幽梦,尚喜兹游及暮春。兰蕙未衰桃李在,蜂喧鸟咽莫愁人。
秀野亭(其一)
宋·范端臣
乞得天公五亩春,暂抛手板著纶巾。搴花露粉频沾袖,洗竹山光忽傍人。金点流莺田幂幂,雪翘幽鹭水粼粼。尊前无地栖荣辱,秀野亭中自在身。
次韵再游城西李园
宋·王安石
京师花木类多奇,常恨春归人未归。车马喧喧走尘土,园林处处锁芳菲。残红已落香犹在,羁客多伤涕自挥。我亦悠悠无事者,约君联骑访郊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