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蜀
王
赐
果
十
首
(
其
九
)
道
术
衰
微
几
百
年
,
陋
儒
无
力
愧
皇
天
。
已
看
位
是
真
王
贵
,
须
使
心
承
往
圣
贤
。
抒情
怀古
励箴
哲理
赏析
这首诗出自明代文学家方孝孺之手,名为《谢蜀王赐果十首》的其九。方孝孺以文采斐然著称,此诗亦显其才情。诗中开篇“道术衰微几百年”,感叹自古以来道术的衰落,时间跨度达数百年之久,流露出对传统学问没落的深深忧虑。接着,“陋儒无力愧皇天”一句,直指那些在学问上无所作为的学者,他们无力改变现状,面对苍天,心中充满愧疚。这种自我反省和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作者的道德自觉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已看位是真王贵”一句,或许暗含对现实政治的讽刺,意指虽然身居高位,但真正的尊贵在于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实践。这与儒家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相呼应,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最后,“须使心承往圣贤”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传承古代圣贤智慧的强烈愿望。他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地继承和发扬先贤的精神,达到真正的高贵与伟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衰落的忧虑,更展现了他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崇敬与向往。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方孝孺传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个人道德提升的重视。
方孝孺
408首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