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天
河流
晚归
秋雨
情感
旅途
夜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石桥边的宁静而热闹的画面。首句"木落随秋雨",通过落叶和秋雨的结合,渲染出季节的转换和凄凉的氛围。"河流带晚沙"进一步点明时间,晚风吹过河面,带走了沙粒,显示出流水的动态美。接下来的"笙歌喧两岸,镫火聚千家",生动地展现了河边市集的繁华景象,笙歌悠扬,灯火通明,人们聚集一堂,充满生活气息。"市散游人醉",写游人尽兴而归,微醺之中流露出愉悦之情。"风高旅雁斜"转而描绘自然景象,高风中大雁南飞,构成一幅动态的秋空画面。最后一句"濠梁归去晚,霜月满芦花",以诗人归家的场景收尾,霜降月明,满目芦花,增添了归途的寂静与诗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这首《石桥晚归》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石桥边的市集、游人、自然景色,以及诗人自身的归途感受,展现出清末文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对自然的深情赞美。

猜您喜欢

和同舍夏日四诗(其三)晨夜
宋·程俱
夜气接平旦,微凉生太虚。庭槐秋影动,檐月晓光馀。执热宁无间,探汤固有初。斯须衔烛转,汗渍羽陵书。
拟古诗八首(其七)
南北朝·鲍照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白云观秋夜
明·林章
俯仰成何事,浮沉寄此身。无家逢寺好,多病见僧亲。夜久霜欺客,庭空月碍人。西风数相过,不扫化衣尘。
区海目宫谕过访留夜酌
明·黎邦琰
夜合花开欲雨天,淹留相对一灯前。却怜铃柝孤城静,不道云霞曲径偏。把酒正逢徐孺榻,论心还寄来生船。十年燕市空裘马,回首风尘已惘然。
西城夜望
明·苏升
清流一带抱江城,望入西山尽月明。隐隐人家藏树里,轻轻渔舸傍沙横。径中不睹陶潜迹,榻下空留孺子名。怀古伤今徒白首,夜深无限故乡情。
久不得家信
元末明初·王祎
家乡消息断,屈指已逾年。忧极浑如醉,更深转不眠。梧桐惊夜雨,薏苡怯秋天。浩荡沧洲兴,终期理钓船。
九日宿东山寺四首(其四)
明·雷思霈
夜宿山顶寺,苦吟醉后身。频来知地主,闲坐数樵人。日日歌声巧,时时山色新。绿萝溪上月,请与结为邻。
西江月·秋闺
清·熊琏
梦里不堪萧瑟,起来惊数年华。碧梧深院雁行斜。掩镜愁眉倦画。馀恨尚萦烟柳,芳心半逐风花。夜深凉露逼单纱。独步秋香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