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十
七
日
孝
廉
兄
复
载
酒
溪
泛
(
其
二
)
漫
言
沾
湿
好
,
倚
棹
醉
花
间
。
滴
沥
听
疏
竹
,
苍
茫
对
远
山
。
催
诗
岩
雨
急
,
把
酒
岭
云
閒
。
几
处
清
溪
曲
,
寻
源
殊
未
还
。
写景
山水
抒情
写花
酒溪
地点
清溪曲
写雨
写山
远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孝廉兄在溪流泛舟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诗意的氛围。首句“漫言沾湿好,倚棹醉花间”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开始,似乎在说,不要仅仅因为沾湿而感到不快,而是应该享受倚靠船桨,在花丛中沉醉的时光。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接下来,“滴沥听疏竹,苍茫对远山”两句,通过听竹叶滴水的声音和眺望远方的山峦,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滴沥的竹声与苍茫的山景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壮美。“催诗岩雨急,把酒岭云閒”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的互动。急雨催诗,似乎大自然也在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而把酒于山岭之间,则是借酒抒怀,与友人共享这份闲适与欢乐。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也体现了他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最后,“几处清溪曲,寻源殊未还”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对自然奥秘的追求。在曲折蜿蜒的清溪边,诗人似乎被吸引着去寻找源头,却始终未能返回。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探索精神的颂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快乐。
猜您喜欢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樟树镇五公寺
元·何中
久幽厌拘维,暂弛欣舒散。近关得禅扉,择步历苍藓。沈沈松阴重,滟滟水光远。残花起馀香,乳禽响新啭。虚廊清昼长,高僧坐谈简。学空素所昧,虑妄还自遣。移晷始知归,生烟满林晚。
云亭萧氏园池杂兴次韵四首(其一)
明·刘崧
日日西园载酒来,好花深映洞门开。水涵香雾空青湿,山拥晴云紫翠堆。林径微风看燕度,石桥细雨听莺回。酣歌却望双峰近,落日松声万壑哀。
和江民表韵
宋·陈瓘
传老东山水上浮,玄沙六月雪重裘。旧来消息今何在,千里桐江月满楼。
乙酉九月从李元甫宫谕再登峄山
明·于慎行
旧隐名峰岱岳前,重扶秋雨上层颠。阴厓尚驻千春草,险磴争飞万木烟。河势遥分双白练,山形近作九青莲。狂来欲问巴渝客,得似华阳几洞天。
登北高峰一首
宋·周紫芝
鼓楫去故里,携孥客东吴。湖山森照耀,鱼鸟相嬉娱。举目见两高,欲上徒嗟吁。人言不可往,无路登云衢。尽力贾馀勇,遂复酬宿逋。白鸟入苍烟,灭没在太虚。晓日沸晹谷,万川纳归墟。海.....
禅月台(其二)
宋·韩淲
寻得残僧上月台,雨云清薄未全开。茶瓯坐久酒杯举,桂树落香黄菊来。
藻鉴堂得句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昆明春水潋烟光,沿泛因之藻鉴堂。表里湖山归静照,高低桃柳总清扬。羲经趣寄对时茂,楚颂词多称物芳。若傍竹林寻晋逸,山公启事缅怀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