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辽
事
有
感
(
其
四
)
先
帝
恩
深
一
死
轻
,
将
军
怒
发
请
长
缨
。
朝
餐
直
待
□
儿
灭
,
夕
枕
须
惊
圣
主
明
。
塞
雨
如
闻
声
哽
咽
,
夷
氛
莫
使
势
纵
横
。
拟
城
抚
顺
今
曾
否
,
胡
马
骄
嘶
春
草
生
。
边塞
历史抒情
情感表达
春天主题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先帝深厚恩情的感激与忠诚,以及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忧虑。首联“先帝恩深一死轻,将军怒发请长缨”描绘了在先帝恩泽下,即使牺牲生命也心甘情愿的情景,将军因国事激愤,请求出征,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颔联“朝餐直待□儿灭,夕枕须惊圣主明”中的“□儿”可能是指敌人的象征,暗示着为了国家的安宁,需要时刻警惕敌人,即使是用餐和休息时也不能放松警惕,体现了对国家安危的高度责任感。颈联“塞雨如闻声哽咽,夷氛莫使势纵横”通过比喻手法,将边塞的雨水比作哽咽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同时强调不能让外敌势力肆意扩张,表达了对边境安全的关切。尾联“拟城抚顺今曾否,胡马骄嘶春草生”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去是否成功巩固边防的疑问,同时也描绘了春天到来,胡马在草地上嘶鸣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描写,也是对边防形势的一种隐喻,暗示边防工作任重道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边防安全的忧虑以及对历史功过的反思,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猜您喜欢
同韦中丞花下夜饮赠歌人
唐·陈羽
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繁花落尽春风里,绣被郎官不负春。
淮上遇雨步韵怀朱蓼水先生(其二)
明·何南凤
荷雨生凉后,怀我美人情。聚谈真复乐,解散良不轻。中道别我诗,字字心之声。譬彼沧浪水,濯缨自投清。何日了相思,来秋营北征。
和陈晞颜春尽思归二首(其二)
宋·曾协
小白长红几番飞,清诗端为解愁围。莫贪藉草寻幽事,须念留花苦待归。杜酒政须常在手,沈腰元自不胜衣。织成春恨无穷尽,谁遣天孙不下机。
闻警
明·王稚登
交河十月水潺潺,虏骑秋高过黑山。六郡平时元近塞,一夫谁个可当关。云中太守须重起,日逐贤王未肯还。空抱平胡二三策,书生无计谒龙颜。
祖心和尚无傲将军久滞京浙作此寄之
明·罗宾王
笑别成沧海,怜君复浪游。几年京口雨,长夜白门秋。疲马将人老,寒关共月愁。华亭有归鹤,遗泪不堪留。
和答兴化顾秀才
明·胡直
坐挹凌云气,留倾卷雾谈。囊开千首赋,宅傍百花潭。揽辔瞻天北,飞缨滞斗南。见愁胡马阔,语罢泪犹含。
吴宫教美人战
唐·颜粲
有客陈兵画,功成欲霸吴。玉颜承将略,金钿指军符。转佩风云暗,鸣鼙锦绣趋。雪花频落粉,香汗尽流珠。掩笑谁干令,严刑必用诛。至今孙子术,犹可静边隅。
海宁伯受诰劵程佥都贺之以诗予亦次韵以贺
明·韩雍
铁劵金书赐重臣,勋劳名世有谁伦。宝刀曾斩南溟蜃,铁骑常清北塞尘。带砺河山盟誓重,丹青台阁像图新。威名从此传边朔,应羡中朝有凤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