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寅
秋
日
(
其
八
)
自
怜
宦
拙
笑
吾
涯
,
何
处
庭
闱
隔
岁
华
。
诸
弟
风
尘
□
可
料
,
三
秋
日
月
莫
深
嗟
。
池
荷
已
实
垂
垂
绿
,
巢
燕
将
归
故
故
斜
。
有
客
欲
辞
方
朔
戟
,
朱
门
洞
口
正
为
家
。
抒情
秋节
写景
怀旧
亲情
送别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自嘲与对家庭团聚的渴望。首联“自怜宦拙笑吾涯,何处庭闱隔岁华”中,“宦拙”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自嘲,而“庭闱”则代表了家庭,与“岁华”(岁月)相对,表达了诗人对与家人团聚时光流逝的感慨。颔联“诸弟风尘□可料,三秋日月莫深嗟”中,“风尘”常用来形容旅途劳顿或社会动荡,这里可能暗示兄弟们各自奔波,难以预料他们的现状。“三秋日月”则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诗人劝慰自己不要过于忧心兄弟们的境遇。颈联“池荷已实垂垂绿,巢燕将归故故斜”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荷叶初生,绿意盎然,燕子即将归巢,斜飞的姿态似乎在为回归做准备。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隐喻着诗人对家庭团聚的期待和对生活美好未来的憧憬。尾联“有客欲辞方朔戟,朱门洞口正为家”中,“方朔戟”可能是指某种礼仪或象征,此处借指辞别,而“朱门洞口”则是富贵人家的门户,诗人说这正是他家的入口,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日常生活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