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后
一
夕
督
学
曾
霖
寰
招
同
黄
玉
崙
饮
署
中
莲
池
观
九
曜
石
星
躔
此
地
应
文
昌
,
幸
借
公
馀
绮
席
张
。
秋
月
镜
中
澄
桂
彩
,
春
风
座
上
趁
槐
黄
。
樽
临
清
沼
醪
逾
绿
,
吟
对
莲
花
句
亦
香
。
石
丈
嶙
峋
群
侍
侧
,
也
随
弟
子
欲
升
堂
。
节日
写景
秋景
赏石
酒宴
抒情
写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后的一次宴饮场景,地点在督学曾霖寰的官署中,面对着莲池,观赏着九曜石。诗人韩日缵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雅致与氛围。首联“星躔此地应文昌,幸借公馀绮席张”,点明了宴会的地点和背景。星躔,指的是星辰运行的轨迹,这里暗喻宴会地点的特殊意义;文昌,象征文运昌盛,暗示宴会的高雅与文化气息。通过“幸借公馀绮席张”一句,表达了对能在此处享受盛宴的幸运与感激。颔联“秋月镜中澄桂彩,春风座上趁槐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秋月比作镜子,映照出桂花的色彩,春风吹过,仿佛槐花的颜色也融入了宴会的氛围之中。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的环境之美,以及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景象。颈联“樽临清沼醪逾绿,吟对莲花句亦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细节。樽,指酒器;清沼,清澈的水塘;醪,酒。诗人通过“樽临清沼”、“醪逾绿”的描述,展现了酒色之深,以及酒香弥漫的场景。而“吟对莲花句亦香”则暗示了宴会上诗文交流的雅趣,诗句本身如同莲花般清新脱俗,增添了宴会的文化韵味。尾联“石丈嶙峋群侍侧,也随弟子欲升堂”,以九曜石为喻,石丈代表尊贵与威严,群侍侧则表明宾客众多,共同围绕着尊长。这不仅体现了宴会的规模宏大,也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如同弟子跟随老师学习,渴望达到更高的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中秋后宴饮的雅致与文化氛围,同时也蕴含了对知识传承和文化追求的赞美。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