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西
阜
叔
父
韵
谢
守
庵
叔
父
招
饮
小
楼
偏
得
近
高
居
,
酒
熟
常
蒙
隔
壁
呼
。
最
喜
家
庭
多
寿
岂
,
不
妨
穷
达
有
乘
除
。
古
人
可
作
归
元
亮
,
实
事
堪
陈
陋
子
虚
。
饮
到
酣
时
情
已
洽
,
天
寒
何
必
更
投
壶
。
抒情
亲情
酒文化
人生哲理
冬日场景
友谊
赏析
此诗《用西阜叔父韵谢守庵叔父招饮》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诗中描绘了与叔父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首联“小楼偏得近高居,酒熟常蒙隔壁呼”,以小楼靠近高居之处,酒熟时常常受到邻家的邀请,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邻里关系,体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满足和享受。颔联“最喜家庭多寿岂,不妨穷达有乘除”,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幸福长寿的喜悦,同时对人生起伏、命运变化持有一种豁达的态度,认为无论贫穷或富贵,都有其自然的规律和平衡。颈联“古人可作归元亮,实事堪陈陋子虚”,借用了陶渊明(字元亮)的例子,表示自己愿意效仿古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生活,同时也强调了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不拘泥于表面的虚名。尾联“饮到酣时情已洽,天寒何必更投壶”,在畅饮之时情感已经交融,即便天气寒冷,也不必再进行投壶等游戏来寻求乐趣,体现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及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猜您喜欢
元符己卯冬至先君罢兴国令宿皇恐滩有诗云倦客逢长至扁舟泊远滩居常谙寂寞童稚笑相欢后十七年自成均谒告还乡是夕沿斡宿新淦寺有感赋此
宋·黄彦平
去年度长淮,霜月照孤驿。今年适异县,香雾依禅寂。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风枝无停号,遗句诵悽恻。生男当门户,堕地要膂力。抚我谓我臧,诲我以文术。宁知事大谬,木拱玄尚白。百.....
得琏老庄僧书所报周悉且速东归既愧其勤因述书语为谢仍约官满就见
宋·李之仪
故人书报新种畦,东皋豆麦稻水西。更添庄屋成两脱,筑出涌路排沙泥。柳插千本竹万个,鸡豚母子群相携。又倚前冈辟场圃,更下南泊来凫鹥。两年课役已似此,数岁渐可如山溪。吾师报地适.....
圣无忧/乌夜啼
宋·欧阳修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好酒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为公一醉花前倒,红袖莫来扶。
酒色财气四吟(其一)
明·顾允成
酒不迷人人自迷,一卮一卮复一卮。可怜曲糵消人志,病多休道药难医。
遂生亭与钱南金陆伯翔陆伯弘邵复孺安雅世长自闻熏师联句
元·曹知白
深冬鼓大籁,极寒抑新阳。冻痕固封坼,暝色浮穹苍。针晖射屋壁,严飙袭衣裳。气候冱昕夕,景物惟冰霜。幽居绝萧散,乔木相低昂。长林展图画,疏松奏笙簧。经时岁云暮,抚事心亦伤。朋.....
糟丘歌寄东生弟
清·俞耀
人间不筑黄金台,天上不修白玉楼。腹中文字半磨灭,化为酒气成糟丘。我欲死埋其侧生与之游,不醉亦醉不愁亦愁。光阴一掷几千载,吾将老死无春秋。不知人间天上,何处可以长居而久留。.....
窑前小酌和外舅韵
宋·刘学箕
五马旌旗去路长,笋舆穿翠度羊肠。霜馀绿橘浆尤美,秋晚黄花气倍香。胜景形容诗入咏,羁情排遣酒传觞。风流太傅何须诧,独载东山窈窕娘。
别仲子让归乡省母
明·杨荣
常闻七十古所稀,我今行年当此时。镜中朱颜已非昔,鬓边玄发半成丝。汝来官舍兹十载,定省晨昏恒不改。趍朝上马每亲扶,退直还家立相待。承颜养志希前修,要使吾心百不忧。抚摩弟妹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